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621 29
2015-03-07


在《国富论》中,斯密指出:“每个社会的年收入总是与其产业的全部年产品的交换价值恰好相等,或者说,是一个同那种交换价值恰好等值的东西。……因此,当每一个人企图尽可能地使用他的资本去支持本国工业,从而引导那些工业使它的产品可能有最大的价值时,每一个人必然要为使社会的每年收入尽可能大而劳动。的确,他一般既无心要去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对之正在促进多少。他宁愿支持本国工业而不支持外国工业,只是想要确保他自己的安全;他指导这种工业去使其产品能具有最大的价值,只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也像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他这样做只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促进一个并不是出自他本心的目的"


你理解门格尔的“非意图构造物”的理论吗,他说的就是“看不见的手”!


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后却造成了有益于大众福利的结果。这样的结果,不是哪个个人的设计,它完全和个人的设计无关,但却最终有益于大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人们一时无法解释清楚其原因,就打比方说,好像有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

我说的各方面的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要研究的,就是有哪些力量这里起作用,这些力量是如何起作用的,什么妨碍了它们起作用,在什么条件下它们起作用。这些才是规律,而“看不见的手”,只是一个现象,它本身不是规律。

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帮助。对于看不见的手,我也比较感兴趣,也做了一些探讨。导致看不见的手的现象的出现,有这样的一些力量:个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社会分工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生产方式的改变,社会政治制度的进步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3-7 19:43:51
很对。这个“看不见的手”不是指规律。是指人各种行为的一种相对的作用。

一个人开一个面包房,他是为了挣钱。但,他在为了挣钱的这个行为中却为他人提供了面包。

在竞争中他的目的还是挣钱。但他又会向别人提供更好的面包。这就是那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7 20:20:51
看不见的手,是诸种规律的综合结果。
第一,所有参与者,或按时髦话来说,players,都是追求个体(或个别组织)利益的,这里不考虑先天的利他主义者。这是看不见的手的微观条件。
第二,在互相作用的过程中,或按时髦话来说,就是在一个game中,由于某种局势,迫使所有players不得不以利他的方式、途径来实现利己之目的,那么,看不见的手就出现了。
博弈论对这种局势的研究显示,囚徒困境对局产生合作结果的必要条件有:重复博弈、各方对未来利益的贴现值有较高的估计等等。
经济学的早期研究则显示,交换中的充分竞争,是导致合作、互利的必要条件。
休谟的更早的研究显示,合作、分工和互助要以“所有权稳定”为前提。用通俗话讲,就是players损人利己的做法将是得不偿失的。
公共选择学派则提出了在交换这一“后宪法过程”之前,需要一个先在的“宪法结构”,也就是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斯密在其著作中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不过表达上比较粗陋:政治清明。
总结起来,就是参与交换的各方,有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道德约束力共同作用,迫使其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不得不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利,因而使得可能发生的损人利己变得不可能,从而所有人的利己行动都沿着互利共赢的道路行进。这样,黑箱就打开了,看不见的手其实就是:第一、公权力受制约,任何人都无法利用其谋取个人和集团私利;第二、公权力只用来制止百姓之间的侵权行为。这两者的统一,就制造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用时髦的话说,就是政治多元化和集中化的统一,也即广纳式政治制度,这是看不见的手起作用的基本宏观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7 20:58:38
客观的总和~~人的主观其实也是一种客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8 10:19:23
现象背后应该还是有规律的吧?或者,人类就是一种适合群居的、社会化很强的动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8 10:27:4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