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昨天说,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未来面临巨大压力,官方将在2017年正式推出延迟退休政策方案,方案将在2022年左右实施。
目前中国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干部和工人年满60周岁,女性工人年满50周岁,女性干部年满55周岁。一些学者指出,中国法定退休年龄偏低,而且男女不平等,应该进行调整。
每年只延长几个月退休年龄
尹蔚民昨天在两会(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年会)记者会上说,希望今年制定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明年报经中央同意后公开征求意见,后年推出。方案将渐进到位,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推出后至少五年以后才会实施。
“比如现在推出这个方案,五年以后才可以实施。现在规定55岁退休,五年后实施时可能55岁两个月退休,再过一年可能55岁六个月退休。”
尹蔚民承认,目前社会各界对延迟退休的问题还没有形成共识。方案一是要根据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劳动力状况把握调整的节点和节奏;二是将“小步徐趋、渐进到位”,每年只延长几个月的退休时间,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过渡,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三是会有社会预告,让大家有心理预期。
对于中国社保基金收入增幅低于支出增幅,是否会出现收不抵支甚至账面亏空的问题,尹蔚民说,2014年,中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总收入是2.3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5163亿新元),总支出是1.98万亿元,当期结余是3458亿元,累计结余是3.06万亿元。
不过他也指出,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14.9%,到2020年将达到19.3%,到2050年将达到38.6%。目前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04:1,也就是3个人养1个人,到了2020年将下降到2.94:1,到2050年将下降到1.3:1。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老年人领取养老金的年限也相应的增长,养老金待遇也将刚性增长。“所以,养老金的支出面临巨大的压力。”
尹蔚民认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也是解决养老收支平衡的办法之一,核心点就是要延长缴费的年限,相应缩短领取养老金的年限。另外,社会保险全国统筹方案也力争在2015年出台。实行全国统筹以后,可以在全国的范围内调剂余缺、分散风险。
他还透露,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已经从今年1月开始执行。这次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规范央企负责人的收入,特别是工资、福利的收入,去掉或者限制一些过高和不合理的收入。央企负责人的基本年薪是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倍,任期激励不能超过其基本年薪绩效工资的30%。
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14.9%,到2020年将达到19.3%,到2050年将达到38.6%。目前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04:1,也就是3个人养1个人,到了2020年将下降到2.94:1,到2050年将下降到1.3:1。
转自 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