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696 5
2008-09-17
三鹿奶粉事件揭穿了整个奶粉行业的潜规则,使我们认识到,当契约的各种实施机制均告无效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19 14:53:00

从理论上讲,当外部实施机制存在时,契约是完备的;当只有产权等少数条款可以被外部实施时,契约是不完备的;当所有外部实施机制失灵时,当事人之间只能通过重复博弈或声誉机制来约束自己或对方。可以证明,存在一个自我实施的均衡,使得一定条件下声誉机制能够促使当事人遵守某种游戏规则。不过,这种均衡只是众多均衡的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9 15:27:00

说得好!

愚以为:政府规制不可能构成完全契约,只有博弈的参与者能够成为负责人的实施主体,才能使规制行为成为完备契约。在食品安全规制领域,由于信息不完备,单纯依靠政府的规制行为不可能保证食品安全。只有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消费者获取信息能力进一步增强、消费者货币投票权进一步加大)等相互配合,政府规制才能有效。而且关键的一点,是设计一种机制,使企业能够自我激励成为负责任的企业,当然包含惩罚和奖励。而质检总局病急乱投医的 驻场监督,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还比较乱,需要继续整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9 17:18:00
自我实施的激励机制需要很严格的条件,比如信息的充分传播和集体惩罚的可行性。具体何种机制更好,取决于具体的环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6 13:14:00
不是的,这恰好说明好有更好的契约安排。伊利蒙牛自己奶厂产的奶无事,有事的那些从奶农手中购买的奶。这也说明了一个决定企业边界的因素------中间产品的不确定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8 15:53:00

谢谢各位的讨论和指点。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