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144 5
2015-03-13

猪是否能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看见的。——节选自:《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


长远来看,教育行业的本质无非就是教导或者潜移默化的影响别人走向生活幸福、事业成功之路。所以,教师不只是要在学问上日益精进,还需要在精气神上表现出气度儒雅、道法自然及一切释然的精神状态。而身为人师,我却无法也无机会在学问上提升境界,无法也无机会来改善自己的生存境遇。我有时候会喜欢独自出去散步,会在孤寂的夜空中走很久很久。俗话说,救人先救己。只有老师自己生活幸福、事业成功才有可能更好的教导和影响他人。但老师并非天生就是老师,他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也同时需要思考人生。

成长

我徘徊在人生边上

不愿驶进驿站

却害怕从此漂泊

走进生活 将

埋葬一切迂腐与幻想


我渴望飞翔

用才智和勤奋的翅膀

去点缀湛蓝的天空

现实时钟却不紧不慢地走着

直到人老死

让理想成为一个美丽故事

……………

人是群居动物,所以一个人难以离开群体。但人又以群分,所以人与人之间又很难融为一体。中国传统的教育,都是在面临竞争和淘汰。所以能读到大学,大都以为自己是社会中的佼佼者。然而,社会规则不同于学校的考试规则,学校的成功不等于工作成功。大学只是给了你一种思考问题的习惯和素养,这种习惯与素养却和工作环境大有不同。尤其中国多年来一直处在知识的断代期,社会毫无疑问需要大学生,但这个社会却还没有敞开胸怀接纳大学生的勇气,学校也还没有为大学生适应这个社会准备好足够的知识。大学生要想成为精英,只能依靠自己摸爬滚打,而不是制度规定。用我现在的思维来判断当时教师的境遇,我是觉得大中专教师由于自己身上承担了教书育人责任,所以他们一般都很少向社会抱怨和呼吁改善自身境遇,而这也许是他们一直处于弱势群体却不广为人知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年轻教师,有的人尽力去改变自己,有的人默默忍受,有的人选择屈服。其实,很多时候年轻教师需要的并不是多么富有,而只是一个起码能有一个尊重知识的工作和生存环境。多年后,曾有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向我谈了很多她所看到的学校问题。站在她的角度,我理解她。然而,站在我的角度,她却又有很多判断有失偏颇之处。但我所担心的,并不是她的判断对错与否,而是她在对我讲那些话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激动的情绪。我不知道这些情绪她得经过多少人生阅历才能最终化解,或者多少努力才能最终跳出,而这些情绪假如没有人(比如作为教师的我)及时向她解答,也许还会给她带来其它后果,诸如对母校的冷淡、对母校老师的仇视等。我同时想到的是:难道我当时的很多判断也是错误或者偏颇?到现在为止,这已经无从得知了。不管怎样,对现实不满,为不满而努力思考和奋斗,从而努力寻求答案或是另外一种生活,哪怕这些判断有些幼稚,这都不打紧,因为这恰恰是年轻人最为可贵之处。只是重要的是,无论身处逆境顺境,都要保持积极的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3-13 19:16:37
生活,快乐无比,却又迫不得已,努力拼搏,只为幸福生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3 21:13:40
      
   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幸福公式,即:
  “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个人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
  所谓的“总幸福指数”是指较为稳定的幸福感,而不是暂时的快乐。看了一部喜剧电影,或者吃了一顿美食,这是暂时的快感,而幸福感是持续的、稳定的感觉,包括对现实生活的总体满意度和对生命质量的评价,是对自我生存状态的全面肯定。
    青春理想的蓑衣,高悬在参天的枝头;诸多的豪情与梦想也蜷居在尖尖的象牙塔里,时时期待着关于敲门砖的传奇,只要你自己觉得心安身适便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3 21:46:04
别听前面几个心灵鸡汤的话,那种恬淡美好,只会使人变得软弱枯萎。
我也会说那些话:一棵小草长不成参天大树,却也可以向往阳光的美好;你无法改变生活的遭遇,但你可以改变自己的心灵;幸福就是想要的少一点,再少一点;生命是如此精彩,生命是如此灿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3 21:52:44
年轻在于无知,不在年龄。
无知又精力旺盛,只是表面的躁动,内心的空洞。
而境界的安静祥和,看似老成持重,实则蕴含着巨大量能。
七老八十的,早该养老院,但杨振宁不然,年轻的是激情,激情不在表面多狂暴。
不满是真的,但教育者的不满是高尚的,年轻人的不满是活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3 21:58:08
社会毫无疑问需要大学生,但这个社会却还没有敞开胸怀接纳大学生的勇气,学校也还没有为大学生适应这个社会准备好足够的知识。大学生要想成为精英,只能依靠自己摸爬滚打,而不是制度规定。

做个好学生简单,做个好老师,很难。
因为这个好,承载了太多评价标准。
对学生父母:好老师就是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得到好名次,取得好成绩,找到好工作。
对学校:好老师是扎实的教学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活泼的教学风格,丰硕的教学成果。
对社会:好老师不仅能够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好的标准太多,做到极致,需要各方面的配合。
这个社会,中国特色太多。
大概好老师,最后也是中国的特色的好老师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