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马辩士在提及什么是资本,号称批马者没有理解什么是资本,仿佛只有自家掌握了资本的真谛,还口出狂言,那种自大、张狂的神态尽显于表。事实是不是如其所言,本文有必要给予澄清,以正视听。
关于资本的历史来由,人们已有探源和论述,本文按下不表,只是针对马克思所言的资本概念和含义展开分析。马克思说,资本家的生产目的就是用投入的货币获取更多的货币,即G-W-G’。从中人们看到的是,资本首先是一种物,用于“增值”的货币,但货币是不会自动变多的,它必须换成生产资料,并购买来劳动力,通过生产活动将原材料转化为产品,然后再将产品变为商品用于交换,再换回货币。整个货币投入到回笼的过程是一种“增值”的量变关系,马克思认为这不仅是一个资本家个别的行为目的,而是整个“资本主义”历史阶段全部经济活动的特点和性质,马克思于是就把这层性质关系归结为所谓的资本了。
作为对事物的分析,人们对事物的把握是从两方面进行的,一是分析事物的物质实体,二才是分析事物的属性。无论只抓住事物的哪一个方面,而忽略哪一个方面,其对事物的认识都是残缺不全的。对资本这个事物而言,要回答资本是什么,首先要确定资本的物质实体是什么,然后才能去认识事物的属性。从马克思的概念和含义看,资本首先是一种实物,即通过生产和交换循环的货币。人们如何认识这种循环的货币,发现它具有哪些特点和性质,那些则是它的属性。
资本的“增值”性质是不是马克思前后时代以来生产活动的属性呢?当然是,但这种属性只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一个方面,而非代表人类经济活动的全部。站在人类的角度,追求物质财富和高品质消费才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唯一目的,资本家和工人在这方面没有什么两样。在物质财富和货币之间,货币只是媒介,不是最终的消费对象,所以马克思截取人类经济活动的一个片段来代表人类整个经济活动的全貌,是典型的以偏概全,用唯物论的观点评价是“孤立的、片面的”看问题。
马克思一方面把资本看成物的属性,可另方面在具体分析“增值”过程时又称什么“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把事物的实体和属性混为一谈,造成了概念上的混乱。实际上,这里所谓“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准确的说应是“不变货币”和“可变货币”。资本作为属性,是人赋予物质实体上的一种观念意识,属性是无所谓变与不变的,能变的只有物质实体。
当然,货币是不会自动增值的,它必须转化为生产活动的生产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至于生产过程的产出与投入是什么量变关系,则属于另外的话题,本人有相关文章分析揭示,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去参阅,并欢迎反驳。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资本的两个方面,物质实体和物质属性。人们在谈什么是资本的时候,无论把资本看成生产实体或是某个方面的属性,皆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论述资本,而不存在所谓的“理解不当”。相反,那种以资本事物一个方面来否定另一个方面,或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断言,才是地地道道的认识不清。
人们对资本的认识并不是问题,马辩士试图把马克思的资本概念神秘化,并以此来维护自家的解释权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