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中国的跨境电商慢慢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产业,越来越被更多的人知道。”1月26日,兰亭集势CEO郭去疾说。2014年跨境电商的年增长率大概在30%左右。不过,他认为,虽然中国目前也可以生产很优质的产品,但同时也有很多优秀的电商企业并没有涉猎跨境电商业务,其中一个很大的门槛就是物流。国内外的物流环境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国际物流市场非常碎片化
首先,全球各地的物流环境与海关情况差异巨大,简而言之,发达与落后并存。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物流企业需要根据在当地积累的经验来决定如何因地制宜。
其次,尽管中国的电商业属后起之秀,却已迅速发展成为全球领先国家,但是面对国际物流的错综复杂,诸多电商的国际物流环节仍然无法做到如同在国内般游刃有余。郭去疾举例说,现在中国到俄罗斯的包裹,很多用小包发货,慢的可能要60天、90天,没有追踪号码。而北京目前已经做到次日达、当日达,一天三次派送。
最后,当前的全球空运与物流市场仍旧非常碎片化。“在全球空运市场,占比第一的DHL公司市场份额不到10%;即使将全球空运市场前十名公司的份额相加,也不过占了这个市场的近30%而已。”郭去疾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在这一大背景下,如果跨境电商自建物流,意味着需要在全球铺很多仓库,或者购买飞机,这将是一个成本巨大且回报期非常长的投入。
因此,郭去疾希望利用兰亭集势的互联网DNA,结合自身的物流整合经验与大数据分析系统,打造一个开放平台,让现有参与跨境物流的物流企业和代理商能够在这一平台上更好地与卖家对接。
跨公司协同将是跨境电商的趋势
郭去疾认为,目前国际上比较知名的物流公司如UPS、DHL等最强大的地方在于充裕的资本和先进的系统。这些公司在过去几十年的巨额研发中打造了最领先的IT系统。与此同时,现今互联网的趋势在于开放平台,比如目前最热门的打车软件及旅游平台的共同特点就是跨公司的协作。
郭去疾称,这样的协作可以轻松将供应商、卖家、消费者、服务商串联在一起,成为一个基于互联网和云的大数据整合的平台。而这个平台之所以可以建立起来,是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与物联网时代,每一个设备都可以非常轻易地连接起来。
综上所述,郭去疾认为,未来的跨境物流,会将集货运输(将分散的货物集聚起来集中运输,货物集中后才能利用干线进行大批量、远距离的运输)的物流商、干线运输(利用道路的主干线路,以及远洋运输的固定航线进行大批量、长距离的运输,是长距离运输的一种重要形式)的物流商、最后一公里运输(配送的最后一个环节,可以实现“门到门”,按时按需的送货上门)的物流商、还有清关公司,通过一套系统把所有环节都整合起来。在诸多门槛存在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更多的机遇。
2015.3.11 福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