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7235 0
2017-01-09

                    扫码共享单车的前景

                         于德浩

                        2017.1.9

最近几个月,手机扫码租自行车开始悄然流行。从社会学上讲,这是一件好事,方便市民出行,尤其是上班族的“最后一公里”。而且这次新服务的商业模式,各地政府还相当配合,专门划定一些黄线区域用于停放。

从经济学上看,随着科技的进步,私营公司也可以把“公共物品”运营给逐步从政府手中接管过来,减少政府在“小事”上的精力。我个人觉得,各个城市可以逐步把政府主导的固定桩自行车租赁业务给撤掉,正是“不要与民争利”,能由市场解决的就交给市场好了。

这次商业创新,不是在于微信或支付宝的便捷支付方法,而是在于“无桩停放”。以前的市政公共自行车之所以不太成功,原因是“最后一公里,只部分解决了半公里。”这全都是因为那些桩的限制,而且有时候需要单车的时候可能“车”不够用,而还车的时候可能“桩”不够用。

这次公共自行车租赁,私企的创新能力比政府要强。现在,很多地方政府还在扩展市政自行车,但只是赶时髦用“微信支付”,却还是没有意识到最关键是“固定桩”的劣势。其实,摩拜单车这个公司目前做的也不够好,虽然把“实体桩”去掉了,但自我限制了“无形桩”。比如,只能停在路边,不能停在用户的家门口;只能在市区使用,不能超出限定范围;否则“贵死你”。

从商业运营讲,一个企业要真正做大,必须假定“天下无贼”,即人性本善。因为,防贼成本太高,会大大高过“可能的小贼”真正的破坏。当然,把那么多昂贵的自行车摆在路边,本来就不怕“路人搞破坏”。但我认为,还可以继续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足够信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言,单车停在“家门口”的使用效率可能不比停在“马路边”低多少。再者,现在是抢市场阶段,就算某几辆单车的使用频率低,那也换来一个“切实为民着想”的大广告啊。

摩拜单车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单车造价太高,据说大约2000元一辆。当然,高质量可能减少后期维护费用,但是对现在的中国来言,太超前。简单的说,现在500元左右的普通自行车一般也足够顺利的用3年,到时嫌破,直接换一辆就行。

膜拜单车,目前在融资的使用上太过铺张浪费。在盈利模式不清晰的情况下,盲目扩张市场是很不明智的。几个亿资金最多开辟一个城市的车辆投放市场,但是如果用来研发核心关键技术,及好好想想运营模式,是非常充足的。钱要用到刀刃上,可以大规模融资,但不要大规模烧钱。当年,好多净水器厂商竞争开拓市场,一台卖几万元都没多少利润。而美的电器按兵不动,等到老百姓都认可净水器以后,一鼓作气把整个市场拿下,一台才卖不过两千元。摩拜单车现在还没有什么技术或行政垄断壁垒,如果急于开拓市场,那极有可能是为后来者当实验品。

膜拜单车,还得吸取滴滴打车的经验,因为这毕竟涉及到地方政府利益。虽然,中央文件是“放开市场”,但现在很多地方市政刚刚上线一批新的“微信支付”公共租赁自行车,他们本以为“很新潮,很受市民欢迎”,你得给他们台阶下。

从更大的市场需求或社会发展阶段来看,其实我本人不太看好公共自行车。因为,自行车太便宜了。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法律严惩偷车贼就行。比如,逮住一次偷自行车,罚款10万元或坐牢10年。上班族完全可以买两辆自行车,一辆放家门口,一辆放工作单位。“被偷车”财物损失其实很小,但是“精神损失”巨大。天天担惊受怕,可不是几百元的问题,那得折合几万元。

从更高层次的社会治理来看,只要严惩偷车贼及教化民众,自行车基本完全可以全市免费提供,各种锁车桩及繁杂的租赁手续都不需要。在50年前的荷兰,免费公共自行车没有成功;但在现代的中国城市施行,我估计应该会成功。现在的人口素质普遍提高,也都比较富裕,而且“被盗的自行车”也不好卖,因为随手都是免费的公用自行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