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189 9
2008-09-20
<p> </p><p> </p><p> </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    刚才看到有网友乃坚持认为资本主义的所谓经济危机是其的特有经济规律。对此,本人简单说几句(详细的分析以后再说)。</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 </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    曾经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是生产条件恢复乃至建设周期一种反映(综合的生产条件恢复乃至建设周期。另,说生产周期也可,但易混淆)。从而它与作为危机的所谓周期是两回事。危机是偶然,建设周期是必然。</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    为什么会有危机?曰生产过剩;什么会过剩?曰追逐利润的动机驱使。然而,如果没有高的价格信号,谁会去生产?但是,这个价格信号是真实的,并不等于你投入生产之后这种信号还同样的存在,换言之,这种信号并不是恒定的。</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    当一种或几种新的产品如纺织品广泛为人们所需要之后(想一想当初的英国及倒霉的美国),相关的机器制造业、种植业等就大力的发展起来了。这时,无论是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价格皆开始上升,同时,相关产业的利润率开始提高——这个上升和提高本身是一个过程,它需要时间;于是,人们被吸引——确切地产资本被吸引,人们开始在相关产业进行大量投资——大量的融资是毫无疑问的。这显然也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就是生产能力大量形成之时。毫无疑问,如果到时这种生产能力与社会需要相吻合也还罢了,如果不相吻合,情况可想而知了——不用看资本主义国家,经验我们自己就多得很:竣工即停工、开工不足、企业关闭或破产从而大量工人失业等等——不一而足,在这种情况下,工人开不出资,以产品或各种资产抵欠债、抵工资——当然这已经是不错的了。</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    过去,这种情况隔它十年八年的就有一次,于是,危机被说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然而,情况果然如此吗?</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    我们可以试想,在这个整个所谓的周期过程中,有新的为人们所需要的产品出现情况会如何?显然,从总体上看,投资被分散,生产能力形成后,便不会出现大量的产品过剩;这种新产品越多,换言之,利润率上升点越多(人们可以把之称为经济增长点),这种过剩的可能性越小——二者成相反方向变化。其实,伟大的萨伊早就暗示了这一点,可惜被一大批蠢才们忽视了。中国的高速发展其实就是得益于这种情况,这也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的奥秘所在。</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    我们还可以试想,如果人们能够准确地了解整个的投资情况,并对未来的供求关系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情况又会怎样?生产者是否还会不知深浅地坚持既定的投资决策?资本所有者是否还会坚持既定的贷款决策?想信只有傻瓜才会这样——诚然,一个社会难免有几个傻瓜,但显然情况会更好一些。——由此大家可以想一下,在私有制条件下,这些傻瓜损失的是自己的钱,那么在公有制下呢?损失的是谁的钱?俗话说,不花自己的银子不心疼,在后者的情况下,可能有得不仅仅是傻瓜,还必然地多了一些“勇敢的人们”。于是,在公有制下,危机将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缺与过剩并存)。只是,强大的国家力量可以把这种危机尽最大可能地掩盖,从而不能使过剩的破坏的力量很快地释放殆尽,人民也难以认识到这种危机的本质。</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    显而易见,所谓的计划经济,无非就是如上述第二点所说的,试图从全局去把握投资从而生产,但这种把握也无非就是首先对信息的最为充分的掌握,然后再根据这种信息去安排投资从而生产。</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   中央计划的显而易见的弊端这里就不说了——“僵化”二字基本可以一言以蔽之。总之,实践已经证明这是不可行的。</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    只是,这些对于信息的把握,所谓的社会主义能够做到的,资本主义同样可以做到,但恰恰没有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的弊端。</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   这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做不到的,资本主义可以做到;社会主义做得到的,资本主义同样也能够做到。这就是资本主义为什么比社会主义普遍富裕的一个原因,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之所以改革开放并取得成绩的一个原因。</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   于是,我们看到,如果人们能够对信息进行准确的把握并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明智的决策,则生产过剩就不可能存在。这时,所谓的周期就仅仅是纯粹的投资从而生产能力形成的周期,而不再被一个名字叫做“过剩”的魔鬼依附于其上,以使之表现为一种经济危机的周期。 </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 </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strong>                                                             2008-8-30</strong></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1 8:43:4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20 12:17:00
你怎么搞的?还得花现金1000才可以浏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0 12:24:00
唉,我也是穷的没办法,也有要花钱的地方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0 12:54:00
毋须浏览,因为,只要有政府能对经济施加干预的地方,只要存在中央银行和部分准备金制度,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繁荣与衰退,就存在所谓“经济危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0 13:52:00
推荐个极好的视频教程网站:http://www.abab123.com/bbs/down.asp?html=103795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0 14:16:00
以下是引用lwzxy在2008-9-20 12:54:00的发言:
毋须浏览,因为,只要有政府能对经济施加干预的地方,只要存在中央银行和部分准备金制度,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繁荣与衰退,就存在所谓“经济危机”。

第二个只要只是推波助澜,完全可以去掉.第一个只要则利弊相当.在于干预水平.干预水平高倒可以消减危机.而干预水平低呢?

所以.这二个只要粗看似乎是那么回事,细看则非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