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6-2-3 22:01:27
crj302 发表于 2016-2-3 21:49
实在搞不懂你制造这么多的“学术”垃圾有什么用?你的理论能模拟现实吗?你对资本运营一窍不通。你能给工 ...
老弟莫急。

学历史,是醒人之道。您说的是救国之德。

“你的理论能模拟现实吗?”

现实不需要模拟。现实需要奋斗和斗争。

醒来的时候,就是天地日新的时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3 22:10: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4 16:34:34
crj302 发表于 2016-2-3 22:10
计算机模拟仿真核试验,指的是利用超级计算机模拟核爆炸,是当今核武国进行核武器实验的主要方案之一。计 ...
百度相关搜索

资本论读后感                影响世界的100本书                资本论 pdf
资本论txt下载                马克思资本论                资本论在线阅读
21世纪资本论                被禁止的知识                保卫 资本论

http://vdisk.weibo.com/s/A26HtJ8Z13_8d
https://www.baidu.com/s?wd=%E4%B ... rs=xn0&rs_src=0

新春快乐,人杰老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8 14:13:4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3 16:22:31
《21世纪资本论》是本什么样的书


从对《资本论》的保卫看,是弘扬了“历史+计量”的研究,用足够的技术手段,保卫了《资本论》的观点正确性。但和《资本论》相比,更偏向为小资产者说话。


《21 世纪资本论》缺少了什么
托马斯·皮凯蒂的《21 世纪资本论》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本质及现象特征的讨论,从“确定的历史对象”中提取关于这个对象总体性质的数据用于社会分析,是该书最有价值之处。不足之处,是在历史典型比较之外,缺乏过程的根基和分析规定的内置。这种“历史+事实”构成研究对象的工作规定强化的是“科学实证主义”的做法。
该书提出,近几十年来,世界的贫富差距正在严重恶化,而且据预测将会继续恶化下去。当前在美国,前10%的人掌握了50%的财富,而前1%的人更掌握了20%财富。现有制度只会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新世纪我们迎来”保卫《资本论》“时代。


· 《保卫资本论》是对《资本论》逻辑的最新的中国化的概括和提炼。


《保卫资本论》认为:《资本论》犹如《道德经》,从母说到子,这是基本逻辑。其深化了国内学者的资本研究现状,从而使研究带有原创性。创新性研究是这么三条:一,区分“对象”和“研究对象”;二,区分“物”和“事”;三,区分“物的科学”和“事的科学”。


对比看看马克思《资本论》、《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新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答案就不言而喻了。保卫《资本论》作者致力于解构“读《资本论》”的理论和在中国条件下建设“21世纪资本论”的相关内容。
具体做法:对阿尔都塞的“科学主义”进行无情得摒弃,对皮凯蒂的“无过程”加以内容充实,赋以劳动价值论历史内涵和现象批判的工作内涵。

这些研究深化了国内学者的资本研究现状,从而使研究带有原创性。创新性研究是这么三条:
一,区分“对象”和“研究对象”;
二,区分“物”和“事”;
三,区分“物的科学”和“事的科学”。


《21世纪资本论》一书具有许多优点。它对当今人们最为关心的经济问题之一进行了清晰而透彻的分析,对不断加剧的经济不平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简明的解释。皮凯蒂认为,财富增长速度通常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此外,由于财富越多,积蓄与投资机会就越大,财富自然倾向于集中,而抵御趋势的经济势力并不多。因此,没有经济的异常迅速增长,没有1914~1945年令人厌恶的两次世界大战,经济不平等应该会加剧。
21世纪资本论以300年资本主义历史说明了“两极分化的事”,因而可取!!!!!


《资本论》具有发生学方法上的认识结构。


· 《资本论》第一卷:历史发生学
· 《资本论》第二卷:系统发生学
· 《资本论》第三卷:现象发生学

  《资本论》第四卷:认识发生学

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这无疑是逻辑的分析方法。它与历史的分析方法一致的。


点赞《21世纪资本论》!!






广义上的史书。
对比看看李达的《广义经济学大纲》、恩格斯的《反杜林论》、马克思《资本论》、《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新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答案就不言而喻了。一般来说,这是广义——狭义——总体的经济学体系的扩展过程。




从另一面显示出《资本论》正确性的力作,说明我们迎来了“保卫《资本论》”时代!这条学术路线是经济学的未来走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3 16:24: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3 16:28:03
crj302 发表于 2016-4-3 16:24
你除了卖书,能不能发表些有价值的观点呀?
[学科前沿] 保卫《资本论》:一本好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3 16:29:01
crj302 发表于 2016-4-3 16:24
你除了卖书,能不能发表些有价值的观点呀?
请将您的有价值观点说出来,我们比比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3 16:34: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3 16:39:02
crj302 发表于 2016-4-3 16:34
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09689&mobile=yes

就这个吧!

《马克思 靠谱》主题歌全球首发!!!

他们同样个性张扬 饱受争议
越不被看好就越有勇气


他们同样干净 单纯

世界里没有灰色地带

喜欢或讨厌 泾渭分明 从不含糊

他们同样敢于尝试 敢于否定自己
为真理斗争 决不妥协
这是九零后 也是马克思


这就是《开卷有理》第一季《马克思靠谱》的主题歌---《马克思是个九零后》,欢迎吐槽,欢迎点赞,更欢迎发声,大声唱出你的演绎版!

歌词

《马克思是个九零后》

词:卓丝娜

曲:香水组合

演唱:香水组合


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在政治课
学了他的思想,只是为了及格
本打算过了就算,书再也不念
后来翻开却发现并不讨厌
人生总是充满意外
有一天我看到他的厉害
看到我的信仰别再问why
别再看magazine(杂志)我在看马克思

我出生在1990s,

我就是你的Bruno Mars(布洛诺马尔斯)
但你是我的维纳斯(Venus),

我亲爱的马克思(Marx)
统治者说着乌托邦却不知自由该怎么写
你站出来说无产阶级的力量永远正不畏邪
不为了权不为了钱
但是为了信仰我们一往无前
(前进进 前进进)
Cause we both won’t give up till we die

(到死也不会放弃)

像叶孤舟行在山丘
那样的为真理争斗
像他一样嫉恶如仇
像他一样不屑权谋

为了别人牺牲自己不会容易
总有些人会觉得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 不会容易

但世界可能已经ready(准备好)
马克思已经不是 plan B(备用方案)
(Be mine)决定可以当他的小弟
虽然已经有了至少14亿
(You’re gonna listen to me )(听我说)
共产主义甜如蜜

我出生在1990s,

我就是你的Bruno Mars
但你是我的维纳斯(Venus),

我亲爱的马克思(Marx)
统治者说着乌托邦却不知自由该怎么写
你站出来说无产阶级的力量永远正不畏邪
不为了权不为了钱
但是为了信仰我们一往无前
(前进进 前进进)
Cause we both won’t give up till we die(到死也不会放弃)

九零后(yeah) 从此以后(you know)
we both won’t give up till we die(我们不会放弃到死)
and this song will never die (whoo)(这首歌也永远不会死)

像叶孤舟行在山丘
那样的为真理争斗
像他一样嫉恶如仇
像他一样不屑权谋

像叶孤舟行在山丘
那样的为真理争斗
像他一样嫉恶如仇
像他一样不屑权谋

马克思是个九零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3 16:46: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3 16:47:10
crj302 发表于 2016-4-3 16:46
就这个?
真的是中产阶级么?“这些可怜的加班狗们。”
2016-04-02 李子 破土工作室
【破土编者按】白领,中产阶级,经历穿越数百年历史的关键字,依旧是大多数人所向往的理想身份,然后如今虽拿着高额薪水却要死命加班的生活,是否有所谓的中产文化呢?本文作者基于米尔斯《白领》的理论和观点之上,结合现实生活给我们呈现一个本地化的中产阶级图景。

“白领”,也就是体面的中产阶级,很长一段时间(甚至至今)都是社会所希望的中间阶层,是大部分人向往和效仿的目标。白领阶层作为“社会中上层”的角色,有着富足的生活以及体面的职业形象,被看做“一个国家中产阶层”的代表。所谓的“中产阶级”,具有市场能力和消费水平、政治上中庸保守、在阶层冲突中具有缓冲作用,是社会的“稳定器”。

然而白领真的是这样光鲜吗?在地位和财富的掩盖下,白领阶层在社会经济中的被动处境无处不在。在米尔斯眼中,中产阶级正遭遇着后资本主义时代的剥削,折射着社会繁荣后的虚弱和消极一面。

真的是中产阶级么?“这些可怜的加班狗们。”

“中产阶级”毫无疑问是一个西方式的概念。老式的中产阶级由自由的中小企业者和独立的农场主所构成,他们是推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群体。以美国为例,中产阶级是作为一个庞大的小企业家和自由农场主阶层进入现代史的,他们拥有一定的财产,并通过财产(即生产资料)来获取更多的财富;他们在市场上得以发展,并因此拥有一定的权力——“真正的权力存在于财产之中”。由于小企业主拥有自己工作的领域,因此他是独立的、自我管理的,无数独立的个体形成了一个“自平衡”的社会,并为这个社会提供自由和安全。

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财产的集中导致了大型垄断公司的出现,自由工商业者的生存空间趋窄;工业化也使农场主群体逐渐淡出社会主流。都市的企业家阶层在缩小,而内部的集中化过程仍在继续,小企业变得更小,而大企业变得更大,自由企业家在市场网络中渐渐失去独立性。经济的垄断造成了威望和权力的集中,老式的中产阶级逐渐失去了话语权,政治开始趋于连续和稳定。

特别是在大城市里,尽管在经济上很宽裕,老式的中产阶级已经不复存在,而大量扩散是所谓的“新中产阶级”,即各行各业的职业雇员。他们同样有较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但他们的基础和根基已经改变——他们并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并非由财富进行控制的劳动市场决定他们的收入、权力和威望。

根本来讲,他们的收入来源是“职业”,左右中产阶级生活机会的,是在劳动市场上出售其劳务的可能性,而不是对其财产的有利可图的买卖及所得。除了经济收入能够支撑较为富足的生活,他们与雇佣工人并无二致。而大部分的人供职于大型公司、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也就是说,处于利益集团的操控下。(——听起来很熟悉,马克思回来了?其实马克思根本没有离开过。)

自然,他们有对于名望的要求,以区别这些“白领中产阶级”和普通的蓝领工人;然而他们的名望与其说是基于个人地位的名望,不如说是基于所供职的企业和部门,以及“体面的职业”带来的光鲜感。

科层制的“变相剥削”


“20世纪的白领职业者从来就没有过农场主那样的独立性,更谈不上上认识的发财机会。他们总属于一些别的什么人,如公司、政府,或军队;因此,他们也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来提高自身的地位” 。

中产阶级作为独立个体正在走向衰落,而遍地丛生的是“小人物”们,他们“没有什么稳固的根基,也没有为了生活而必然要忠实地加以维护的核心”,“他不清楚自己的过去……也没有值得留恋的黄金时代”。

——《白领》

在米尔斯的眼中,困境的根源,来自于科层制的强大。

现代官僚体制及其正规化理性管理,的确使整个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并且趋向有序、理性,而将取代市场调节功能和阶级争夺关系,形成高度权威之下由行政机器维持的合法统治秩序。在此局势下,私有财产便不再作为决定阶级地位的唯一因素,而将同职业、技能、权力和科层分布交相影响。

在目标明确、管理严格的科层制体系中,个人也必须为固定的目标服务;因此,工作便不再是自我的追求,而“异化”成为了职业的操作和服务。大型的企业、政府机关不断扩大,科层制稳步成长,其中的规则也内化成了科层机构中个人对于机构的认同与忠诚。

权力利用科层制操纵个人,“在隐秘的方式下实行强制” 。这不仅包含着现代社会庞大的科层结构,同时还包含着大众传播的各种手段,其中的管理和协调者们已渗入了某些行为的观念、感情,甚至是情绪和气氛之中。

听着熟悉是么?所谓的“企业文化”,所谓的“狼性”,经过科层制的诠释,成为了天经地义的剥削工具。与政治压迫不一样,科层制的经济剥削更加隐蔽,以交易的方式进行,但你出卖的不仅仅是劳力,而是作为“人”的自我。体制化和标准化的生产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富足生活,但却通过统治和权威赚取他们的职业技能。

中产阶级文化:没啥文化可言?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在白领中产阶级的扩张下,他们原本的成功模式发生了变化,当下更多的人只是拥有自我职业的附庸。无论是经理、领班、管理者、销售员、文员,还是医生、律师、教授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中产阶级终生都“充满了地位恐慌和挫折感”。

另外,每个人都处于复杂的职业分割下,难以获得明确的自我意识和团结感,隔行如隔山,即使是一个公司内部,对不同部门的人也是鸡同鸭讲。

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规模闲暇活动”和“大规模生产的娱乐”成为了中产阶级们从枯燥的工作中解脱和放松的渠道,工作和闲暇的分开意味着工作意义的丧失,闲暇的生活变成了认同模型中影响性格形成过程的核心因素,所以才有娱乐至死,穿越剧,爸爸去哪儿,这是人们的慰藉,其浅薄的姿态与中产阶级受过的良好教育背道而驰。

至于政治——你们真的认为他们天天刷微博,就是关心政治的表现?社会生活成为了白领中产者们的中心,“成功”成为了所有人的目标,而非社会的发展。他们的理性选择决定了自我的政治地位,跟随哪个集团取决于哪个集团最有可能取胜而给自己带来实际的好处,即使表面上正义凛然。他们既不团结,也无机会,不可能形成有斗争力的团体,缺乏选择的意志。

白领中产阶级的文化中,专注于技术完善,个人升迁和业余消遣的部分膨胀着,以此补偿精神懈怠与政治消极,犹如徘徊于美梦与梦靥之间的梦游人。

美国中产的昨天,是不是我们的今天

在米尔斯看来,一个大部分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眼中稳定而强大的中产阶级主宰的美国,正是因为这些中产阶级的冷漠和迷茫而缺乏精神和活力。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向何处去,他们的行为狂乱而匆忙;也不知道威胁自己的东西是什么,他们对恐惧的反应如此麻木。他们不受干扰地对自己的能力形成深以为然的幻觉,对制度体系产生共同的信赖感,然而当这个制度真正出现危机的时候,他们必然是无能为力的。

《白领》写于1951年,正是处于二次大战结束之后、美国经济逐渐复苏并走向繁荣的时代。在这个大众传媒渐渐兴起、消费主义即将开始旺盛的年代,米尔斯却尖锐地指出了大众权力的丧失,以及在政治、经济利益集团的无形统治之下美国社会的弊病。

同样,在今日的中国,缩小贫富差距的长远目标应该是培养稳定的、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在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转化的大背景下实现社会结构的优化。诚然,“无产阶级”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而真正的“中产社会”并没有到来。在这个社会转型期,矛盾尖锐,然而会不会因为对政治诉求的压制和对经济目标的过分追求,培养出同样的“失去意识和目标”的白领群体们,而使变革失去动力、使矛盾固着?

而中国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体的自由度相对更低,政治参与度有限,比起上世纪中叶的美国社会来,白领的困境更加明显,而他们更不容易觉察自己的困境。当“有车有房”成为了中产阶级的物化标志,谁还会去注意真正的社会精神和政治追求?当“房奴”横行、“蜗居”当道,中产阶级扩大的途径又从何而起?这些都不仅仅是经济问题。

现在的娱乐化与消费主义,直接就跳过了公共生活的阶段。微博上的谈国事都是假象,基本都是键盘党(包括我),谈国事与其说是关心政治,不如说是秀道德情操和品味。然则现在“现代性”的概念已然动摇,被后现代的各种因素冲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3 16:48:03
crj302 发表于 2016-4-3 16:46
就这个?
资本的终结,一个时代正在落幕——评《资本的终结:21世纪大众政治经济学》

十几年前,根本没人听说过“量化宽松”、“负利率”,甚至连“零利率”都是新鲜事,但如今,这些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央行须臾不可或缺的选项。然而几近疯狂的货币政策,却一直无法令世界经济强劲增长。我们正在经历的,是历史上所有经济危机爆发以后最缓慢和最乏力的一次复苏。看来,这一次真的不一样。

尤其要命的是,改革开放后连续多年高增长、2008年全球遍地哀鸿时仍能一枝独秀的中国经济,这一次也不再能置身事外。面对越来越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穷尽多种“中国特色”的措施仍无法奏效之后,中国ZF只好效仿发达国家搞货币大放水,结果仅换来媒体“五万亿为什么还拉不动中国经济?”的惊呼。

这世界究竟怎么了?中国是否又到了一个需要决定“向何处去”的十字路口?在这举世迷茫的时刻,有一本书来得恰到好处,这就是由李民骐、张耀祖、许准和齐昊等海内外学者合著的《资本的终结:21世纪大众政治经济学》(以下简称《资本的终结》,凡引该书内容只注页码)。这是一本立足当代现实弘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著作,深入浅出地勾画了资本主义的整个生命历程:“资本主义制度从16世纪在欧洲起源,19世纪称霸全世界,到了21世纪,已经开始走进历史的死胡同了。”(第201页)资本主义目前的“这一次”到底怎么不一样?《资本的终结》明确告诉大家,这一次是资本主义的终场演出,没有续集!

资本主义必亡是马克思的著名论断,曾经像幽灵一样在欧洲飘荡,也曾经像飓风一样横扫全球。可是随着苏联解体,中国转身加入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这论断似乎再次沦为无家可归的幽灵。今天,如同《资本的终结》的作者一样,至少在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眼里,马克思的论断终于等来了实践的最终确认。

在资本主义取得了世界范围的压倒性胜利之后,要论证资本主义实际上正行将就木,当然不能靠喊口号。《资本的终结》在理论上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强调了生产过剩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明确指出:“资产阶级建立起来的经济制度,一方面是物质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却在生产着贫困,并且这种贫困竟然是由生产过剩本身产生的。”(第6页)

贫困不是源于生产不足,而是源于生产过剩,这是一个极其深刻的洞见。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一般人都是通过就业取得收入的,但由于生产过剩,失业就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不但制造绝对贫困(无收入),也制造相对贫困(收入相对减少)。“工人的工资首先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用马克思的话说,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谈判力量的大小,首先取决于‘产业后备军’(也就是失业和半失业工人)的多少。”(第79页)在马克思的时代,贫富分化主要发生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到今天,已经发展到1%和99%的对峙了。然而当今社会上的主流看法,依然以为贫困源于生产不足!这就是观念上先进与落后的差距。

生产过剩造成的贫富分化,不仅在一国之内形成一个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而且同样在国际间形成一个由中心地区和外围或半外围地区构成的“支配-依附”型结构。目前国内正热议中国梦,热议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这些问题,《资本的终结》也给出了斩钉截铁的回答:“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在本质上就是中心地区的少数人占有外围和半外围地区多数人的劳动。如果中心地区变成了由多数人组成,也就不成其为中心地区了。中国巨大的人口和劳动力规模决定了如果按照现有的发展模式,中国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中心地区。”(第182页)这正是《资本的终结》的独特风格:不掉书袋,只讲常识,让所有违背常识的“宏大叙事”相形见绌。

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先进的一面是解放了生产力,但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不但驾驭不了解放出来的生产力,反而成为生产力进一步解放的桎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外在表现正是生产过剩。由于生产过剩,过剩的生产能力必然要寻求宣泄出口,从而造就了资本主义不同于其他社会形态的特点。例如,“与以往的一切经济制度都不一样,对经济增长的无限追求是资本主义制度一个最基本的特点。”(第36页)一国的市场当然不可能容纳得下无限增长GDP,于是资本主义必然要走向全球化,“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本性就是不断扩张。”(第51页)

中国曾是资本主义扩张的受害者之一。清朝与英国之间的鸦片战争(第57页),现在一般都作为“落后就要挨打”的例证。这种看法可能失之肤浅。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其实是两个病人之间的战争——“东亚病夫”对“英国病人”。清朝患的是常见的老年病,英国患的是一种新型疾病,症状是不扩张就要死。英国军队不远万里到中国打仗,不为占地盘,也不为抢财物,只为逼迫对方开门做生意,这是传统智慧理解不了的。只有明白了资本主义不扩张就要死,才能抓住这种具有鲜明资本主义特色的新型战争的本质。

当时的中国自恃“天朝上国”,面对远方“蛮夷”的挑衅,还要打一下才认输。同一时期的日本,连打一下的底气都没有。1853年,美国海军将领马休•佩里率领四艘黑呼呼的军舰到达日本,要求开放贸易,否则就要开炮。日本人一看,就知道自己那些只会舞刀弄剑的武士根本不是对手,只好乖乖地打开了门户。

在资本主义早期扩张阶段,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就是这样倚仗坚船利炮向其他国家强行推销自己的“普世价值”,逐渐形成一个由中心、外围和半外围地区构成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那些外围和半外围地区引进了资本主义制度之后,自然也会产生贸易扩张的要求,于是渐渐形成了由外围和半外围向中心反向扩张的潮流。反向扩张的武器当然不可能是坚船利炮,而是“向底线竞赛”。“‘向底线竞赛’的意思是,在新自由主义时代,广大的外围国家和半外围国家为了相互竞争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竞相压低劳动者的工资,竞相取消各种ZF管制,竞相为跨国公司提供低廉的资源,任由资本家剥削工人、破坏环境。”(第118页)

向底线竞赛的思想在当前中国的顶层精英中也很有市场。最近,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表示,2008年出台的劳动合同法是一部过分超前的法,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本来,中国的劳动合同法只是一部与国际接轨的法律,在劳工保护方面并无特别出格之处。但是天天高喊与国际接轨的中国精英们,偏偏认为在劳工保护方面与国际接轨太超前,看来他们真的不是想搞全盘西化,而是要坚持“中国特色”!

资本主义不增长就死、不扩张就亡的本性,使得生态平衡根本就是个可望不可及的幻想。“生态可持续性要求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所产生的各方面环境影响都必须限制在一定数量以内。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类总的经济产值不断增加。”(第209页)换言之,资本主义的发展除了马克思早已论证的制度瓶颈之外,现在又逼近了生态资源的天花板。生产过剩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1%与99%的两极分化。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异化的资本俨然成了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现世的财富已经难填欲壑,还要把疯狂的黑手伸向子孙后代。所以,悖逆天理人伦的资本主义,不但非死不可,而且早死早好。

当然,资本主义是骂不死的,好在它会自己找死。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经历过多次大危机,但每次都能起死回生。然而这一次的确不同。这一次,资本主义全球化已经完成,资本扩张的触须已经伸进地球的每一个有利可图的角落,经济已经增无可增,市场已经扩无可扩。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种种乱象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实际上已经进入濒死状态,一切作为都只是本能而徒劳的挣扎。地球人即将见证的是,一个曾经如日中天的社会形态,竟然会被自身过剩的生产能力活活憋死!至于在最后阶段才加入资本主义全球化大潮的中国,《资本的终结》的预言是:“中国在未来十年左右爆发严重的、持久的、难以克服的经济危机是完全有可能的。”(第205页)你信,或者不信,逻辑就在那里。

不久以前,资本主义阵营曾兵不血刃地取得冷战的完胜。苏联垮了,东欧变了,中国改了,甚至连古巴也坐不住了。谁知就在很多人都误将回光返照当成历史的终结时,资本主义世界又犯了经济危机的老毛病,缠绵病榻近十年仍未见好。是否还有救?这个问题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要多年后才会看清,《资本的终结》现在就来揭开谜底,确实有点振聋发聩。更大的麻烦还在于,这本书会让人们蓦然惊觉,原来我们正处于资本主义即将失败,而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已经失败的当口,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完全没有现成的答案!不过,这正是此书浅易行文风格背后蕴涵的深意:只有认清我们面对的困境,才有可能丢掉幻想,重新上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3 16:54: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3 16:58:27
crj302 发表于 2016-4-3 16:54
新社会的权力架构完成了吗?

是纯粹的独裁专制还是无差别民主?
愿闻其祥!!
《保卫资本论》电子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3 17:01: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3 17:03:42
crj302 发表于 2016-4-3 17:01
政治上无差别民主,经济上钞票民主,前者为后者兜底,这个设计你是无法推翻的。
什么叫民主,读一读

《西式民主怎么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3 17:31: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3 17:31:50
crj302 发表于 2016-4-3 17:31
学过小马过河这篇课文吗?一旦人民拿回了政治权力,他们就不会再放弃。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第三讲(从道德经到资本论) - 豆丁网
http://www.docin.com/p-1516582171.html

许光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第三讲 - 豆丁网
http://www.docin.com/p-1516425184.html

所言极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3 18:58:21
dragon1458 发表于 2015-3-22 20:36
总产品,总商品,并非数学的概念,是历史的概念,是逐渐在历史中长出来的。
剩余价值是形成了总商品这个 ...
请问是社会的什么总量,或总量的什么,一个状态?
依据活劳动才能创造剩余价值,那么利润>剩余价值是否赞同,如若赞同,地主自己的生产资料也有创造价值,是否应该加个权重,是否应该分点给他们?
请不吝赐教,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3 22:26:49
ruiew 发表于 2016-4-3 18:58
请问是社会的什么总量,或总量的什么,一个状态?
依据活劳动才能创造剩余价值,那么利润>剩余价值是否赞 ...
总量是什么,是一个什么状态?问得好!!

总量是社会状况,在生成中。资本主义商品共有一个总量概念!!

在资本主义体制中,地主自己的生产资料也有分配份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15 13:05:59
crj302 发表于 2016-2-3 21:49
实在搞不懂你制造这么多的“学术”垃圾有什么用?你的理论能模拟现实吗?你对资本运营一窍不通。你能给工 ...
严格意义看,《资本论》是“12部史”:转化史I、转化史II、资本生产史;运动史I、运动史II、资本流通史;生活史I、生活史II、资本积累史;范畴史I、范畴史II、资本批判史。表明马克思的航程乃是“历史”到“逻辑”,再到“历史”。它的内在的方法、逻辑和工作话语是“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这是中华条件下的马克思的“我的辩证方法”工作语境,由此,我们可以在历史探究方面合并叙述“农业史的经典著作——《道德经》”和“工业史的经典著作——《资本论》”。《资本的生产过程》可以说明为历史发生学的“逻辑”;《资本的流通过程》可以说明为系统发生学的“逻辑”;《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可以说明为现象发生学的“逻辑”;《剩余价值理论》可以说明为认识发生学的“逻辑”。


《资本论》的逻辑究竟怎样练成?

《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2015年第八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24 20:07:55
qi509 发表于 2015-3-22 17:36
只要许光伟能给我讲清楚:剩余价值的剩余是什么的剩余,就算他读懂了《资本论》!
《资本论》在何种意义上是明晰的?_百度学术  http://xueshu.baidu.com/s?wd=paperuri:(e244f0c03880b8eedfd7b20cbb69e320)&filter=sc_long_sign&sc_ks_para=q%3D%E3%80%8A%E8%B5%84%E6%9C%AC%E8%AE%BA%E3%80%8B%E5%9C%A8%E4%BD%95%E7%A7%8D%E6%84%8F%E4%B9%89%E4%B8%8A%E6%98%AF%E6%98%8E%E6%99%B0%E7%9A%84%3F&tn=SE_baiduxueshu_c1gjeupa&ie=utf-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24 20:09:25
镜子照镜子 发表于 2015-8-17 18:43
在《资本论》当中,马克思演绎的辩证法太精彩了!

江汉论坛2016年第5期

作者:     时间:2016-5-15 16:12:26     来源:


经济学前瞻

《资本论》在何种意蕴上是“史书”

    ——兼析《21世纪资本论》的历史书性质           许光伟

语言经济学演化的动力机制阐释                             苏  剑  张  雷

经济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风险防范与治理                       汤吉军  安  然

金融错配与商业银行贷款违约率波动研究

    ——基于ARIMA-GARCH模型的实证检验                       董晓红

政治

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的情势与策略

    ——基于大数据背景的考察与分析                       郭明飞  陈兰兰

工作打断、运动式治理与科层组织的应对策略                 倪  星  黄佳圳

从封闭小区到街区制的政策转型:形势研判与改革进路                 吴晓林

当代共产党员精神家园建设论纲                                     宫  丽

列宁改组工农检查院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李小珊

哲学

“无范式”研究的可能及其意义                                     杨竞业

《魔山》作者与基督宗教神学思想之遭际                             卢  伟

论慈善绑架                                                       覃青必

文学

我所理解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                             刘俐俐

原作作者的任务                                                   罗  京

日常生活、景观与民间信仰

    ——基于湖北远安嫘祖传说的考察                               毛巧晖

立足于道家传统的文化保守主义风范

    ——中国现代文学的反现代性价值取向研究之一                   汪树东

历史

文庙学:一门值得深入探究的新兴“学问”                   周洪宇  赵国权

历史时期资源开发的技术“干涉限度差异”研究

    ——基于唐宋以来长江流域渔业经济方式变化过程的反思   蓝  勇  刘  静

现代化视野下的清末湖广总督群体研究                       常  城  何晓明

法律

国外海洋环境污染犯罪刑事立法与司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赵  星  王芝静

《合同法》格式条款效力规范之重构                                 黎  珞

论家族信托受托人义务的立法完善                                   薛贝妮

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外来文化维度探析                 彭先兵  覃正爱

从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能力论中华文化走出去                       刘学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 21:31:34
shehui230 发表于 2015-3-22 20:32
请问“社会的总的规定”怎么理解?谢谢
[学科前沿] 认识一下许光伟老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 13:37:30
ruiew 发表于 2016-4-3 18:58
请问是社会的什么总量,或总量的什么,一个状态?
依据活劳动才能创造剩余价值,那么利润>剩余价值是否赞 ...
好问题!社会总量的状态值得深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 21:54:57
镜子照镜子 发表于 2015-8-17 18:43
在《资本论》当中,马克思演绎的辩证法太精彩了!
保卫资本论-Docin.com豆丁网  http://www.docin.com/doclist.do?id=64735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1 15:19:09
镜子照镜子 发表于 2015-8-18 12:19
刘谦的魔术也精彩,马克思的辩证法也精彩,但他们的结局太不一样了。
《资本论》为什么需要保卫!!_百度知道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 ... DB%A1%B7&ie=gbk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1 15:23:28
dragon1458 发表于 2015-8-18 18:34
纸质的书,打折也得一百出头。没办法。它是工具书之类。应该是众手成书才好。你那样的文笔,以后加入进来 ...
保卫资本论和鲜活的资本论之比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7 10:44:0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