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以其“对市场力量与调控领域研究的贡献”,荣获2014年“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公认的诺奖得主
“梯若尔获奖并不意外,而是众望所归。”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杜丽群14日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梯若尔是这些年经济学界一致公认的未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在当代经济学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和激励理论等三个最前沿的研究领域的成果将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气象。
瑞典皇家科学院对于梯若尔的颁奖理由是,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兼并、同业联盟和垄断监管越来越重要。欧盟单一市场的崛起也让这一研究领域意义更为重大。梯若尔恰是在这一领域做出卓越贡献。
“梯若尔在一系列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研究贡献,不过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系统阐述了如何理解和监管由少数力量强大的企业控制的行业。”杜丽群表示,梯若尔的研究领域有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和激励理论,他从十几年融会贯通的研究中获得了经济学研究的真谛,这个真谛就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的直觉——即透过纷繁复杂的经济学现象把握经济学本质规律的能力,而这个秘笈则是经济学方法论。
“梯若尔教授的模型对于掠夺性定价、反垄断政策制定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杜丽群表示,放松ZF管制,优化制度供给,提高要素效率,激发市场活力。重新审视ZF与市场的职能和边界,推进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制度,这是梯若尔教授对中国改革最大的启示。深化改革的理论支持
山东省社科院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导报特约评论员顾春太表示,对于进入改革深水区的中国来说,梯若尔的理论指导意义更为明显。头像吧:http://www.qqd6.com/
顾春太告诉导报记者,在梯若尔之前,政策制定者采取设定价格上限、禁止竞争者之间串通等规则监管垄断公司。梯若尔的理论认为,这些监管措施并不是最优的,有时弊大于利。最佳的监管或竞争政策应该审慎地适应各个行业特定的状况。在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下,以刻画最优规制为目的,设计激励机制。毫无疑问,借助这些新的理念,ZF可以更好地鼓励强大的公司变得更具创造力力,同时又防范它们伤害竞争和客户。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提出ZF制订政策,其他的全部交给市场,但梯若尔的理论却颠覆性地提出了不能完全强调市场的均衡作用。”顾春太告诉导报记者,梯若尔的新产业组织理论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结合起来,提供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