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4796 0
2015-03-24
   一、盗版存在的市场基础
         任何经济现象的存在都有其市场基础,这种市场基础既包括市场需求基础,又包括市场供给基础。盗版现象的存在也具有它深厚的市场基础。尽管“盗版"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它绝非一个好东西,应该消灭,但是在一片喊打声的同时,消费者却在行动上给予了实际的支持,这就是盗版现象的市场需求基础。
         我们在明知书的真假的条件下,我们宁愿选择盗版书而不是正版书,最直接的原因在于盗版书的消费价值高于正版书的消费价值。什么是商品的消费价值呢?我们知道,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价格,一个是质量。 如果一本书的质量太差,即使价格很低,可能也不会有人问津;反之,如果一本书的价格太高,即使质量很高,恐怕买的同学也是寥寥无几;但是,如果一本书的价格很低,而其质量又比较好,购买的同学肯定会很多。显然,购买者并不是单独地看待价格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 而是综合的分析价格与质量的关系。在我们看来,虽然盗版书的质量比正版书低,但是相差的程度非常有限。
        尽管盗版的存在从根本上在于有市场的需求,但是盗版品毕竟是由厂商生产出来的。对于厂商来说,并不是有市场需要就会有市场供给。就某种产品来说,厂商之所以选择生产可能关键在于该产品可能带来的利润。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很高,但是生产成本也很高,从而生产无利可图,没有哪家企业会主动去生产它;反之,即使一种商品的价格很低,但是它的生产成本也很低,以至于生产利润相当可观,那么厂商也就会去大量生产它。因此,利润可以用来反映商品的生产价值。
    二、盗版现象的经济福利效应
         在经济学上,对一种经济现象的评价,可以通过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来说明。同样,对盗版也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分析它的经济效应。
         首先从消费者剩余来看,盗版活动在长期和短期的影响是不同的。
在短期中,由于盗版书的存在,原来不能购买或没有购买某种书的同学能够购买一定数量的盗版品书,从而增加同学们的经济福利;而原来买正版书的同学改为买盗版书,因盗版书的低价格给同学带来更大的消费者剩余,即使是对买正版书痴心不改的同学,也能够在盗版书的冲击下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正版书,并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长期中,盗版书对同学们的福利的影响依情况而有所不同。如果ZF和正版书生产企业对盗版书不采取任何防范和打击措施的话,那样让盗版书泛滥成灾,而正版书的生产完全无利可图,不仅使已有的正版书被完全挤出市场,而且不会再有新的正版书的产生,那么盗版书将会走到无“版”可盗的地步,此时同学们的福利会受到很大的损失。但如果在长期中,通过市场竞争和各种治理措施的实施,正版书的价格不断下降,逐渐逼近盗版书的价格,从而正版书的市场空间日益扩大,最终完全挤占盗版书市场,那么同学们也会从中获得不少好处。
        其实盗版活动对生产者剩余的影响是复杂而多面的。就盗版书生产企业而言,由于他把更多的资源用在盗版书的生产上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因此他的经济效率会提高,从而在盗版活动中会增加他的生产者剩余。就正版书生产企业而言,如果盗版厂商的剩余的获得仅仅是正版厂商剩余的一种转移,那么正版书生产企业必然会损失剩余;如果由于盗版竞争的存在,促使正版书生产企业进一步改进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扩大销售量,即使正版书的销售价格降低了,正版书生产企业的剩余也完全可能增加。
       社会福利可以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和来表示,因而盗版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就直接取决与买卖双方剩余的综合变化。从上述对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分析,我们知道盗版现象存在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的影响,因而它可能增加社会福利,也可能减少社会福利。从人们的内心感情和一般认识上看,通常认为盗版活动对社会是没有好处的。盗者偷也!仅仅一个“盗”字就十分清楚的表明了这一点。但是,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的事实证明盗版活动的负面影响大于其正面影响,也就不能得出盗版一定要损害社会安定福利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