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中国区陆续爆出的裁员、离职风波让外界颇为关注。
近日,在爆出宝洁大中华区销售总裁翟峰离职不久,宝洁中国区再次传出因创新乏力导致研发团队骨干大量流失的消息。而此前宝洁公布了全球裁员计划来控制成本。宝洁中国区官方始终没有正面回应这个话题,而是一再强调“宝洁每一个部门的人才保留率都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标准,包括研发团队”。
但无法掩盖的事实是,除了飘柔、海飞丝、潘婷等基础日化产品在持续支撑宝洁的日化巨头地位外,在全球推行“大品牌策略”的宝洁近年来在细分市场的新品推出上表现乏力。而让宝洁如今身陷成本泥潭的背后是,宝洁近年来业务中心向利润较高的美容护理产品倾斜的“Beauty”战略没有顺利推进。
裁员、离职风波
作为日化界教父级企业的宝洁,它的大日化巨头光环正在减弱。
近日,宝洁大中华区销售总裁翟峰意外离职,他在宝洁中国服务了21年。而宝洁中国研发团队也爆出骨干大量流失并转投别家。“宝洁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产品与品牌的研发、创新上,而是专注在成本的挖掘,研发团队的工作重点不是新产品开发,而是研究更便宜的配方,这对研发团队来说没有吸引力。”一位曾服务于宝洁多年的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事实上,目前宝洁身陷成本泥潭。此前,宝洁总部宣布了裁员5700个非制造岗位人员的全球裁员计划,以及收缩电视广告投入来削减、控制成本。
这背后除了宝洁业绩的不乐观和多个子品牌事业部之间的运行不当。集团的组织形式在集团运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集团和集团化运作大家耳熟能详,集团的组织形式如何构成呢?什么样的集团组织形式有效的支撑了集团的运作?读者对母公司很熟悉,但对母公司的类型是否也很清晰呢?子公司、分公司各自的优劣势是什么,集团划分母子公司进行核算的基础是什么?集团中子集团、事业部、矩阵式到底是如何运作和构成的呢?本章会为大家一一呈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