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公民科学得到了发展。不过,公民科学自从这个术语诞生之日起就产生了分歧。它既指代普通公众以公众利益而不是科学优先性的原则积极传播和参与科学事务,也包括科学家为了维护科学界的利益而投身于公民运动;而在美国,公民科学更多指代“公众参与研究”(public participation in scientific research)。
在采用科学证据方面,援引发表证据非常重要,因为后者代表了科学共同体的认可。例如,《穹顶之下》中,柴静援引了前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发表在《柳叶刀》上的数据 来说明雾霾的健康危害。其对雾霾构成、能源结构与雾霾关系的探讨等内容,虽然主要来自对科学家的直接采访,但其背后无不以大量的发表文献作为基础。例如,如果用PM2.5和Beijing两个主题词检索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期刊数据库Web of Science,立刻会得出数百篇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