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278 2
2008-09-24
249995.pdf
大小:(644.06 KB)

只需: 1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24 10:03:00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昨天宣布,自2008年9月25日结算日起,上调沪深300指数期货仿真交易保证金。两大远月合约IF0812、IF0903调整后的最低交易保证金将提高至20%,完全覆盖住了股票现货市场的涨跌停板。

  业内人士认为,20%的保证金比例在期货市场中已经是很高的水准。由此看出,“降低杠杆、提高门槛”或许正在成为监管部门发展衍生品市场的最新思路。

  2006年10月30日,中金所正式推出沪深300指数期货仿真交易,迄今已接近两年。期指仿真交易推行之初,最低交易保证金比例设定为8%。按照沪深300指数当时的点位计算,一张股指期货合约的面值约为43万元,交易所收取的最低交易保证金约为3.45万元/手。

  没有预料到的是,中国股市此后涨幅惊人。截至2007年11月,上证指数最高狂奔至6124点,沪深300指数也一路猛冲至5890点。若按最高点位计算,一张股指期货合约的面值增加至176万元。在此期间,中金所曾先后12次调整期指仿真交易的保证金比例,总体呈现增加势头,最高曾上调至15%。换句话说,期指“最贵”的时候每手保证金高达26.5万元/手。

  但在此之后,中国股市陷入深幅调整,短短一年的时间重挫近七成。以昨天的收盘价格计算,一张股指期货合约的面值已下跌至约64万元。尽管如此,中金所仍继续上调交易保证金。

  中金所昨天宣布,自本周四结算日起,近月IF0810、IF0811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由15% 调整至18% ;远月IF0812 、IF0903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由 18% 调整至20% 。业内人士表示,在期货市场20%的保证金标准是偏高的,高于20%的合约甚至可以视作中远期交易。海外市场股指期货的保证金标准通常在10%左右。

  “中金所之所以屡次上调交易保证金,主要是为了引导投资者认清股指期货的交易风险。”上海东证期货副总经理方世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股市场近期剧烈波动,大盘指数亦惊现涨停奇观,期指仿真交易空头面临爆仓风险。在保证金比例上调至20%以后,期指最大杠杆仅有5倍,交易保证金得以完全覆盖现货市场的涨跌停板,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事实上,在华尔街陷入危机后,部分市场人士对国内是否需要开设衍生品交易的态度又变得消极起来,股指期货推出的预期再度延后,但一些高层近期的表态则又给市场注入了信心。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强调,中国在金融衍生产品方面的监管是有些谨慎过度了,我们应该吸取美国在监管问题上的教训,而不应该关掉进一步发展衍生产品的大门。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也表示,金融期货、股指期货应该要发展,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非常注意防止过度投机。

  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官员的言论表明,管理层并不想“一刀切”地关闭衍生品市场,“降低杠杆、提高门槛”或许正在成为监管部门发展衍生品市场的最新思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4 10:04:00
中金席位跌停价抛售大盘权重股
周一,在股市继续大幅上扬的情况下,中金席位却通过大宗交易系统,低价狂抛大盘权重股。
  交易所公开信息显示,周一,宝钢股份、招商银行(600036)和中国联通(600050)3只大盘权重股出现在大宗交易系统中,
而买卖双方均为QFII云集的营业部。其中,三笔大宗交易的卖方为赫赫有名的中金公司上海淮海路营业部,合计抛售金额达6517万元;买方为南方证券上海新昌路营业部。值得注意的是,在昨日宝钢股份上涨3.03%、招商银行涨停、中国联通大涨8.56%的情况下,上述三笔大宗交易的成交价格,均为二级市场的跌停价。是“大小非”借反弹急于套现?还是QFII之间的协商交易?引发了市场各界的猜测。

  从相关数据分析,QFII云集的中金席位存在多翻空的可能。历史上看,今年4月初和7月中旬,中金席位曾大规模通过大宗交易吃进大盘权重股。如4月3日沪市成交的16只个股中,就包括了招商银行、宝钢股份、中国联通等蓝筹股,当时买卖双方同为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不过,该营业部近期的表现一直较为谨慎,大智慧Topview数据显示,9月12日至9月18日的4天中,中金席位买入4.65亿、卖出10.49亿,资金净流出5.83亿。数据还显示,南方证券上海新昌路营业部近期则比较坚决地做多,期间买入7.03亿、卖出4.79亿,资金净流入2.24亿。

对比“6·24” 相似度竟超过80%

继上周五沪指上涨9.45%之后,昨日又大涨7.77%,沪市成交量也放出近几个月的天量,成交超过165亿股。对比2002年的 “6·24”行情,“9·19”行情在各方面都极为相似。如果大盘复制“6·24”行情,那么后市的反弹空间将较为有限,2300点上方将面临较大的压力。

  行情对比 本轮行情像极了“6·24”行情

  当沪指收出一颗阴十字星之后,一些资深的股民发现,昨日的行情与2002年的“6·24”的行情有着很大的相似性。

在美国政--府上周末宣布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的刺激下,昨日沪指大幅高开,开盘就跳空在2241.72点,高开达到166.63点,开盘后沪指一路冲高至2269.73点,重返2245点以上。此后,沪指大幅回落,一路下跌至2164.8点才止跌。不过,市场做多激情不减,在金融股封死涨停的刺激下,大盘下午再度走高,收盘沪指报在2236.41点,大涨161.32点。

  全日沪市成交达到了1177.4亿元,这也是自今年7月以来,沪市的成交首次超过1000亿元。

  昨日,大盘未能再度上演全线涨停的神话,而盘中的震荡幅度明显增大,个股则是大幅震荡。收盘后,沪指在日K线图上收出一根带长下影线的阴十字星,成交量则是上周五的一倍以上。

  对比2002年的“6·24”行情,不难发现,“9·19”行情与之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不仅仅是K线形态,包括行情调整的时间、救市政策发动等因素也都极为相似,可以说,两次行情的相似之处超过80%。

  K线对比:长下影线十字星

  “6·24”行情:2002年6月24日,沪指在利好消息刺激之下,承接前一个交易日的大幅上涨,当天大幅高开超过9%,当日大盘出现剧烈震荡。不过,在大量股票最终涨停的刺激下,大盘还是大涨超过9%。从K线图来看,沪指当日收出一根带长下影线的阳十字星。

  “9·19”行情:在行情启动的前一天,虽然未能收出一根大阳线,但是大盘却展开绝地反击,收盘收出一根带长下影线的小阳线。9月19日当天,大盘在救市利好政策的刺激之下,大幅高开超过9%。由于大量的股票涨停收盘,大盘当日几乎涨停,涨幅也超过了9%。本周一,在进一步的利好消息刺激下,沪指继续大幅高开,幅度接近8%,在盘中大幅震荡,最终收出一颗带长下影线的十字星。

  时间对比:调整时间约一年

  “6·24”行情:自2245点见顶后,大盘展开大幅调整,自行情启动,大盘的调整时间约为一年。而且在行情启动之前,市场的人气十分低迷,大盘单日的成交额屡创地量,单日已不足30亿元,场外资金入市的积极性非常低。

  “9·19”行情:自6124点见顶后,大盘同样进入了一次大的调整,虽然幅度超过了上一轮熊市,但是,大盘的调整时间仍不足够长,从2007年10月至今,调整时间仅为11个月,尚不足一年。在行情井喷之前,大盘人气极度低迷,连续一周多的时间,单日成交额不足300亿元,并且在两周多的时间内,从2300点之上跌至1800点附近,多个重要的整数关口均告失守。

  政策对比:大规模救市

  “6·24”行情:行情的井喷,来自政--府的救市行动,政--府在推出暂停国有股减持、降低印花税后,行情并未止跌,于是国务院决定停止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证监会同时提高增发“门槛”,终于导致了井喷行情的来临。

  “9·19”行情:同样是政--府的大规模救市政策,此前,也曾推出过降低印花税、大小非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减持等,并未收到良好的效果,而政--府决定单边征收印花税,并宣布汇金公司入市购买三大国有银行股票,最终是挽救了市场。略有不同的是,A股和全球股市的联动性进一步增强,全球进行的救市行动也对A股的井喷产生了推动作用。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动荡

  “6·24”行情:当时的美股也处于大幅震荡之中,特别是受到2001年9月的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股持续大幅下跌,并考验道指的万点大关,直到2003年上半年探底8332点才企稳。

  “9·19”行情:如今的美股也是一片哀号,次贷风暴不断冲击使得美股成为全球金融风暴的中心,道指再度考验万点大关。

  后市展望 2300点之上压力增大

  从当前市场的演绎趋势来看,市场的确与“6·24”行情有着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大盘复制 “6·24”行情,那么行情的上涨空间将较为有限,后市仍然存在进一步回落的可能。

  翻开“6·24”行情的K线图,大盘在短暂的井喷过后,上升动能开始衰竭。随后的几周时间,沪指在1700点之上构筑了一个整理平台,此后又再度进入了新一轮的下跌趋势。半年过后,沪指暴-跌至1300点附近才止跌回稳,“6·24”行情的最高点为1748点,至此下跌接近30%。当然,1300点区域仍然不是调整的最低点,此后大盘一直下跌至998点才迎来了新一轮的上涨行情。

  资金流入逐渐萎缩

  从资金的流向来看,当前的市场仍未能出现明显的资金大规模流入迹象。特别是昨日下午,虽然大盘震荡上行,但是成交量却逐级萎缩。

  昨日,沪市成交1177.4亿元,其中,第一个小时的成交额为575亿元,第二个小时的成交额为260亿元,第三个小时为161亿元,第四个小时为182亿元。

  可以看出,昨日四个小时的时间内,成交金额逐渐萎缩,显示在大盘连续大涨之后,追高买入的投资人逐渐趋于谨慎,如果沪市一个小时的平均成交额不足200亿元,将很难支撑大盘进一步冲高。

  经过两天的大幅飙升,大盘已经回到了2200点之上,如果从最低点开始计算,沪指最大涨幅已经达到25.93%;按照昨日的收盘价计算,涨幅也达到了24.08%。短期的反弹幅度已经非常大了。

  分析人士表示,短期大幅上涨之后,市场已经面临着一定的压力。特别是2300点之上,压力开始增大,一旦银行股全线冲高回落,将引发市场更为剧烈的震荡。

  部分机构态度谨慎

  虽然行情出现了井喷,但是,部分专业机构人士并不看好后市。

  高盛在最新的亚太投资组合策略中指出,当前的市场是有限的熊市反弹,持续上扬的前提条件尚不成熟,属于技术性的反弹。高盛认为,美国全面的刺激政策以及卖空限制的扩大,短期内可能推动亚洲市场走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新一轮牛市的开始。

  美国投资策略有限公司投资部总裁、上海鑫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迈克·吴表示,虽然美国政--府高调救市,能够稳定全球金融市场,但美股能否转向,今后10天是关键。他告诫投资者,A股不存在踏空行情的说法,一个新牛市要走很多天,如果行情几天就没了,就不存在踏空。对于昨日的大涨,他表示,短期暴涨并非是一轮大牛市开始的标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