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区域经济学
1023 1
2015-04-02
     笔者非常认同任志强先生的话“中国的房价不是炒房人炒高的,而是需求推动的结果”。大家都认为是炒房子的人把中国的房价炒高了,从数据分析来看,2005年的时候拥有第二套住所的比例是8.8%,从2005年到2008年四年中我们只增长了03.9%,整个比例是9.5%,其中一部分用于出租,一部分用于偶然居住,而真正闲置的只有19%,再乘以5%,只有不到两个点是炒房子。而偶然居住中,低收入家庭偶然居住比例最低,租赁居住比例最高,而高收入家庭正好相反。这种情况说明不是炒房子的人把中国房价炒高了。

  同时,从总体来看拥有第二套住房比例的总数并不是很高,绝不是因为富才拥有,在不同收入家庭中都拥有一定的比例。

笔者认为,一是家庭的分裂速度,二是城市化率,三是房子的生产量,还有人口问题和土地结构问题也会影响到住房价格。

城市化速度加快和城市人口迅猛增加以及家庭分裂速度加快,使得现有住房面积不能满足需求。

按照美国一个著名地理学家的说法,城市化率超过30%是一个加速增长。世界上城市化率平均水平是49%多,而我国的城市化率到现在为止只有46%,且至少虚增10%。

家庭加速分裂、青壮年人口居高不下,使得住房需求急剧增长。小家庭的户数会大幅增加,而大家庭的户数会大幅减少,这样对住房需求就会急剧增长。而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口总数可能会达到14.6亿,人口红利直到 2020年以后才会出现一个转化,对房地产的拉动可能还有十年到二十年的时间。

而住房生产量不足是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从我国的城市化人口结构中可以看出来,现在城市有六七亿人口,二三亿个家庭,而我们只能生产不到500万套房子。这样一个供求关系,意味着只有2%的人才能买得到房。而住房生产量的成倍增长,恰恰说明是市场化让大家有了房子住,而不是说市场化让大家没有房子住。

从住房情况看,我们全国到目前为止按平均数计算,大概是80平方米多一点,说明我们的发展速度还有一个相当长的周期。究其原因,在年轻的时候我们不具备一次性最终消费的能力,从小房子到大房子的转换过程可以减轻自己的购房压力,逐步更换不影响到我们的消费。

但是,新政打破了购房消费的规律,在这次""新国十条""中,特别是对二套住房的限制条件,它打破了从小到大、从旧到新一个梯次发展的过程,这恰恰是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笔者认为,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拥有住房比例已经很高,并非没有房子住,只是我们出现了高比例两代人和三代人同在一个屋檐下的问题。因此,中国的住房问题一定程度上是国人住房观念的问题。

楼市调控有一段时间了,由于开发商死扛房价,地方政府依赖房价,购房人恐惧房价,成交量虽然逐步减少,房价还没有实质性地下跌。把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一句话改动一下就是,房价尚未下跌,调控仍需努力。

都说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我们姑且不讨论这个命题是否正确。不过,放眼世界,除了中国,还没有哪个国家把房地产当做支柱的。就算中国与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一样,房价那么多泡沫,即使支撑起国民经济的大厦,这幢大楼也因地基不牢,风雨飘摇。

现在,一切向钱看了,虽然还在谈民生,大多停留在口头上,高房价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俗话说安居乐业,房价高、房租高,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只能是一个口号。再说,住房价格高,百姓生活成本也就高,降低劳动力成本只能是奢谈。本来高房价已经阻碍了消费,生产成本再居高不下,实体经济遭受两头挤压,必然会停滞不前。

所以,民生和经济是相辅相成的。百姓富裕了,消费旺盛,经济会越来越好。经济发展快了,又会增加百姓的收入,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反之,住房掏空民众的口袋,经济就会停滞,甚至下滑,消费疲软,实体经济不能发展。实体经济发展受阻,就业形势严峻,百姓收入减少,就变成了恶性循环。

有人说,大量购买住房就是藏富于民,让民众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一部分人是因为房价的上涨,迅速致富了,而且越来越富;更多的人呢?他们因为前者的囤积居奇,要麽流离失所,要麽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他们就不是百姓?我们贫富悬殊本来就大,这样不是更大了?而且,富裕了的人都往国外跑,我们不是在为他人做嫁衣?一部分人的富裕是用大部分人的贫穷换来的,这样的藏富于民有什么意义,这不是和万恶的旧社会一样。我们革命先烈的头颅不是白抛了,热血不是白洒了?

富人的钱,穷人的钱都变成了住房怎么办?用明天的钱。明天、后天的钱也都用完了,我们总不能借用几百年后的子孙的钱吧!就算想借,胳膊没那么长,怕也借不到。要是借得到,希腊等欧洲国家就不会发生主权债务危机了。再说,我们要这么多住房干什么?大家都有住房了,或者买不起住房的人怎么努力也买不起,住房还值钱吗?这哪里是藏富于民,分明是一个陷阱,一个阴谋。

高房价是个阴谋,它掏空百姓的腰包,搞垮实体经济,挖银行的墙角,将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再通过移民转移到国外。所以,我们要坚持对楼市的调控不动摇。最后,用伟大领袖的一句话结束本文: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4-3 10:58:09
怎么感觉思路好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