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5 23:22:40编辑过]
很不错,不过我认为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工资、利润、租金的说法是错误的,工资应与价格、租金相对应,利润应与利息相对应才对。
工资是劳动力(或者说劳动量)的价格,租金是对价格的分割。所以你的理论基础有问题,是为资本家辩护的经济理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4 22:25:01编辑过]
回复yjvjfkhkfkhk:
我只能算是半个马克思主义者,我吸收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但没有全盘接受他老人家的价值理论——在我的理论体系中,到目前为止不需要,我只关注价格。
关于资本与劳动的分配问题,目前很多人从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讨论,认为创造了多少就应该得到多少。我认为,这条路是行不通的。李嘉图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就是一支枪一颗子弹,碰到一只熊,那么枪和子弹的贡献各是多少?没有答案。再比方说,夫妻生孩子,各贡献多少,没有答案。这个问题是无法实证的。当然,按马克思说,资本的贡献为零。我认为,这样会走入极左,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把资本家的“发展要求”摆在第一位,也是错误的——这也是目前各种乱象层出不穷的根源。
关于资本与劳动的分配,比较恰当的比例大约是资本35%左右、劳动65%左右,发展中国家资本所得还要更高一些,比方说达到40-50%也是可以接受的。目前中国工农全部所得占GDP不足20%,官资各占40%,这样就导致国内需求不足、两极分化、产能过剩。
很不错,不过我认为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工资、利润、租金的说法是错误的,工资应与价格、租金相对应,利润应与利息相对应才对。
工资是劳动力(或者说劳动量)的价格,租金是对价格的分割。
能不能解释清楚一点

回复yjvjfkhkfkhk:
我只能算是半个马克思主义者,我吸收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但没有全盘接受他老人家的价值理论——在我的理论体系中,到目前为止不需要,我只关注价格。
关于资本与劳动的分配问题,目前很多人从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讨论,认为创造了多少就应该得到多少。我认为,这条路是行不通的。李嘉图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就是一支枪一颗子弹,碰到一只熊,那么枪和子弹的贡献各是多少?没有答案。再比方说,夫妻生孩子,各贡献多少,没有答案。这个问题是无法实证的。当然,按马克思说,资本的贡献为零。我认为,这样会走入极左,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把资本家的“发展要求”摆在第一位,也是错误的——这也是目前各种乱象层出不穷的根源。
关于资本与劳动的分配,比较恰当的比例大约是资本35%左右、劳动65%左右,发展中国家资本所得还要更高一些,比方说达到40-50%也是可以接受的。目前中国工农全部所得占GDP不足20%,官资各占40%,这样就导致国内需求不足、两极分化、产能过剩。
这么说吧,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中,劳动是劳动产品新增价值的源泉,资本是劳动产品已有价值的源泉。当然最初的来源中全部是来自劳动。我目前只对经济基础理论方面有些心得,对经济应用方面的还不行,只能看看没那个能力评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4 23:50:55编辑过]
很不错,不过我认为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工资、利润、租金的说法是错误的,工资应与价格、租金相对应,利润应与利息相对应才对。
工资是劳动力(或者说劳动量)的价格,租金是对价格的分割。
能不能解释清楚一点

难以准确地解释清楚,因为牵涉到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一系列基本的数学假设,然后才能从产权的角度解释清楚。当然这是我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得到的答案,而不是从西方经济学中得到的答案。
举个例子,你坐飞机,你买的是服务的价格?还是对座位的租金?我想服务是次要的,座位的租金才是主要的。付出租金之后,厂家要获取该座位的利息。所有座位的租金之和就是该飞机此次飞行的价格,所有座位的利息之和就是该飞机此次飞行的利润。利润来源于价格和成本之间的差值,利息来源于租金和租金成本之间的差值。同时,租金来源于飞行价格的分割,利息来源于飞行利润的分割。
呵呵,你以为那100元的商品只生产一次就再也不生产了呀?
按你的逻辑,中国早就应当垮了.中国本土有多少劳动力呢?这里的是假设设在原有的均衡规模上,再增加一个100元的需求冲击,货币耗尽理论就是讨论它的动态响应过程。
主流经济学认为,增加100元以后,这100元始终处于流通,流通中的货币增加,物价上涨;本文认为,增加100元以后,物价不变,产量增加,货币被逐渐吸收、退出流通,转移到虚拟经济领域。在实际经济中,98%的货币在虚拟经济中,只有2%的货币担负商品和劳务的交易。
中国的工农所得占GDP合计20%、官资各占40%,这样的分配比例就从根本上制约了中国成为一个富裕国家,就不会有“夸”的结论了——也就是说,永远处于“跨”的状态。美国是个发达国家,如果突然分配结构打乱,工资由60%突然下降到30-40%,那才叫跨呢。
你说的这些条件已经决定了一个均衡的生产规模。而本文是分析在这个均衡规模的基础上,再施加一个需求冲击后的动态响应。
商品经济就是围绕有效需求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制度。
马克思的深刻在于他把阶级构成单一化并研究单一化假设下的后果;他的错误在于把单一化的结论用于现实。
凯恩斯的正确,在于他的全面构成分析,但因为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的,就显得比较表面化,在一些人看来,比较肤浅,岂不知,这种表面化,更接近真理。
只要资本家能够正常地获得100元的货币,他就会进行再生产.
在虚拟经济中,你以为仅仅是一张张的百元大票在那里交易吗?这票子最后是躺在证券公司那,还是银行那还是交易者手中?
按你的逻辑,分配的比例只不过是影响夸的速度而已.
要回答投资的问题,就要提及到很远很多的问题。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追逐利润的动机是无限的,所有的资本会用来再投资。主流经济学也是这么认为的。凯恩斯认为投资是来自于一时的冲动。
但是,我认为,资本家的投资活动,取决于消费,而消费取决于有效需求中的消费——我的一个观点是:这些消费等于资本家富人们的消费欲望加工人的工资,资本家按需消费,工人按收入消费。在消费需求给定的情况下,再假定生产的技术条件不变,那么,投资需求也就被这两个条件决定了。与马克思和凯恩斯年代不同,现在的企业按订单生产,基本避免了生产过剩,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投资也不再那么盲目。还是那句话,世界上的货币,只有2%应付投资和消费,其余都在虚拟经济中。再往实体经济中增加100元,也会被迅速吸收掉。
要回答投资的问题,就要提及到很远很多的问题。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追逐利润的动机是无限的,所有的资本会用来再投资。主流经济学也是这么认为的。凯恩斯认为投资是来自于一时的冲动。
但是,我认为,资本家的投资活动,取决于消费,而消费取决于有效需求中的消费——我的一个观点是:这些消费等于资本家富人们的消费欲望加工人的工资,资本家按需消费,工人按收入消费。在消费需求给定的情况下,再假定生产的技术条件不变,那么,投资需求也就被这两个条件决定了。与马克思和凯恩斯年代不同,现在的企业按订单生产,基本避免了生产过剩,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投资也不再那么盲目。还是那句话,世界上的货币,只有2%应付投资和消费,其余都在虚拟经济中。再往实体经济中增加100元,也会被迅速吸收掉。
你能够分清一个大公司建设一栋大楼办公,是投资还是消费
关于“货币耗尽理论”我在我的专著《过剩经济学》的第5、6、7章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可以到地球经济论坛下载,那里有我一个专栏。在论述这个理论之前,我还就基本分析方法(涉及到处理非线性问题的方法)在前面4章作了铺垫。在这里我没有办法给大家解释清楚。
我不太懂经济学,但觉得这一大篇道理好象简单而言就是说:"中国廉价劳工拿掉了美国工人的工作,所以很多美国人现在没前供次按".
1) 如果真是这样简单的话,则不用经济理论已可以说得很短很清楚.
2) 如果真是这样简单的话,则"中国廉价劳工拿掉了美国工人的工作"不可能是次按危机的元凶.因为美国工人理应过去十年收入一年不如一年,那何以去年还有房地产泡沫,何以今年才有房地产泡沫引发的次按危机?
3) 普通人看这件事的首要重点,一般应是泡沫为何产生.而美国工人为何收入减少,是次要的兴趣点.
总的来说,我不怀疑(也没资格怀疑)'党爱民'文章技术上的正确性,但我怀疑次按危机跟中国廉价劳工的互动关系,是否就如他所言的主因是中国工人抢了对方的饭碗.
各位懂经济学的朋友请指教,好让我学习经济观点是如何看事情的.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