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518 5
2015-04-03

正式进入学校工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参加学校人事处组织的新进教师入职培训,这个培训的主要内容大概是由校内的一些老师作教学经验的传授,不过人物和内容都已全然忘去,倒是记得小道消息传播很快,像新教师在培训课上的发言往往都能很快传开去。接着,新学期我的教学任务有3门课程:经营战略、专业英语和服务技能,而且三门课都是专业基础课。我当时笑称自己是横跨了理论与实践,管理与服务英语的跨届专家。不过老师跨学科跨领域教学其实是极其普遍的事情,理想的大学教师分工应该是学有所用、分类明确,但事实上实际工作中比理论上要混乱的多,甚至所教非所学的情况非常普遍,而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和这位教师本身的专业性也无太多必然联系。记得有篇文章曾说教学与科研是两回事,这话当然有些极端,但从学生评教情况来看确实如此。甚至偶尔与外校毕业班学生聊天的时候,他们也大多不觉得教师的科研水平与教学有多大关系。他们只是希望大学课堂能对他们了解社会和将来找工作有直接帮助。这是一个实际中的问题,虽然不深奥,但却难以得到解决。

从教师与教学管理看,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至少我现在回忆当初,也许也没有哪个能人可以将诸多教学任务做一个系统梳理,从而明确分工。因为专业发展太快,院系不断调整、领导风格难以统一、师资来源多元化以及学生学习目的多样化等实际问题,导致了很多道理无法深入讨论,也不能深入交流。也许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想法,都认为现实问题很大,但最终都难以有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实际上也不得不采取不了了之的方式。在以后的一些年,教学计划曾请各方专家把脉会诊,所以最终方案优化了很多,但实际问题总是始终存在着。

就所教的3门课而言,由于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从事过几年的公司战略规划研究,所以经营战略这门课应该是我最能发挥特长的地方。但实际上这门课程教学效果我并不满意,最大的问题在于同学喜欢用一些所谓的模型分析,但这些模型使用的又很不到位,从而有花拳绣腿之嫌,而且这一问题还相当普遍。另外,我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授研究生就读期间做过的几个战略规划项目时,同学们竟然也不怎么买账。以至于很多一段时间我都在怀疑和思考给学生开设管理课程的必要性。后来的教学年里,我也直接推辞了这门课的教学任务。不过在多年后,有一个学期这门课我临时代课了几次,教学方法主要是与学生讨论为主,通过大量的提问、案例教学及小组讨论,我竟然发现同学的上课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同学对于授课内容的吸收与消化也较之前有了明显改善。这样的教学效果倒是多少有点出乎我意料。其实,这一次由于是临时代课,授课之前我基本上没有做太多准备,以前的教学课件也早就弃之不用了。现在想来,我当时教学效果不好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的课程教学目标可能有些太高,而且复习与训练不够,而这个问题又大概主要是我对学生特点不了解所致。同时,教学方法也存在不成熟的地方,我有些过于注重一堂课的充实性和时间的有效利用,而没有在学生兴趣、学生互动以及知识点的掌握标准和要求上下功夫。如果一堂课下来,学生没跟住,那么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也就模零两可,从而不可能加以真正消化。我现在想来,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学生,教师是一定要因材施教的,一个好老师应该时刻注意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喜好程度,而不应该想当然的去对待学生,但其实这又是年轻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

专业英语的教学并非我的强项,但大概是由于当时实在缺老师,这门课落在了我的头上。现在想来,我的英语水平是不能胜任此门课的,因为我只有英语6级证书,没有获得过英语方面的奖项或者出国交流过。这门课安排我来上显然是不严谨的,不过当时那种情形下,应该是难以有更好办法。一个大学生,每届大学生,在他入学之前4年教学计划就已确立,而且不可更改。这项规定从现实来看是有问题的,老师不根据自己的特长来授课,却围绕着教学计划的预设课程来开课,结果必然是会有一些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出现。大学教学的改革,可能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还是教学计划和大纲上,教学计划和大纲又是和具体老师挂钩,因而授课老师的专业背景、教学经验也是极其需要考虑的事情。这本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然而实际情况却经常是因为要修改教学计划,教学计划通常出于各种政治目的或者是专家讨论结果,然后根据教学计划,在可供选择的教师中来安排课程,安排课程的同时又要兼顾到各个老师的工作量以及已授课程。这事实上导致了新进教师上新课,任课老师挂羊头卖狗肉,甚或现炒现卖的情况出现。但是如果不这样,那么专业教学计划很有可能就没有特色,没有特色就有可能意味着没有资源,那么一切发展的基础都无从谈起。鸡和蛋的问题永远是一对矛盾关系,但我想从实际出发或许是一个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说到服务技能课,我上这门课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这门课渊源于我的实习经历,作为实习水平,当然不可能过于专业,仅仅是过得去而已。目前的大中专院校实操课也往往是仅仅会而已,很少实操训练能真正过硬。我想每位教师应该还是最好要有自己的核心专长和主攻方向,自己的授课也最好是围绕于此而展开。所以专业教学计划应该是主要以教师为中心的,转型和变化应该比较缓慢。不过在这个多变的年代,倘若这么保守,恐怕到嘴的食物都被人抢走了。多年之后,我也甩掉了这门课。现在想来,我能选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课来上这实在是一种幸运。有很多教师不得不授一些他们既不擅长也不喜欢的课,现实问题远比理论要骨感的多。

如今我们看到,高校的教师压力仍然是有增无减,但教学与科研任务并不一定就有实际的增加。这里的主要问题恐还是在于心理压力,很多人都生活得不快乐,不自由。不过话又说回来,在这个快速转型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在尽力适应变化和不得不被一些说不清的事情所缠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4-3 23:18:27
zouguangyong 发表于 2015-4-3 23:06
正式进入学校工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参加学校人事处组织的新进教师入职培训,这个培训的主要内容大概是由校内 ...
赚钱才是硬道理,别纠结了!教学科研那都是笑话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4 20:21:20
zhuang_xsh 发表于 2015-4-3 23:18
赚钱才是硬道理,别纠结了!教学科研那都是笑话了!
人各有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5 00:02:4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6 12:22:12
“每位教师应该还是最好要有自己的核心专长和主攻方向,自己的授课也最好是围绕于此而展开。所以专业教学计划应该是主要以教师为中心的,转型和变化应该比较缓慢。不过在这个多变的年代,倘若这么保守,恐怕到嘴的食物都被人抢走了。多年之后,我也甩掉了这门课。现在想来,我能选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课来上这实在是一种幸运。有很多教师不得不授一些他们既不擅长也不喜欢的课,现实问题远比理论要骨感的多。”
现在在985/211高校的年轻新老师,基本上达到了教学课程少、教学内容与科研方向比较一致的教理想状态。不过他们的压力更多在科研成果上!在二本院校,尤其是进人较困难的院系,楼主提到的问题较严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6 14:22:15
我们是就是二本院校,但是学校在科研上面努力向浙大看齐,对于一线教学老师职称评选特别不公平,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大家每年大概有480个学时,包括理论与实验。业余时间是很少的能搞科研,现在又弄了绩效改革,更加使教学一线的老师收入直线下降,连年终奖都没有了,。。。哎,校长每年在会上说工资会涨5%。我们认了,但是行政人员确是有年终奖。大家的教学热情远不如以前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