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956 3
2015-04-08
又见于艳茹的学术学位问题,而且大家都比较关心这个事关切身利益的问题。个人建议从法律角度切入保卫自己的利益。此事,口角成为政治口水仗,从道德,政治,学院行政角度出发是本说不清的烂账。

1、学术学位是否可视作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无形的,财产或者权利。学术学位(这个证书),是否是一件重要的财产。

2、于艳茹获取学术学位的活动过程,是否可以看做一项履行的合同,或者要约。

3、学术学位是否属于于艳茹的劳动成果,是否属于他的个人的劳动成功。个人的劳动获得的个人私有财产

4、在这一劳动过程当中,且在取得的成果过程中,不违背合同,不违背与学校的要约和约定。

5、那么正当劳动所得,没有瑕疵的劳动成功,是否在法律的产权属于”于艳茹“ 。学术学位是一项重要的生产工具

那么,如果,于艳茹 正确的履行了合同,那么视作双方已经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问题来了,

    问题一、那么北大剥夺于艳茹学术学位的行为, 是否属于销毁和破坏个人私有财产,破坏其个人生产工具,罚没其个人私有财产。

    问题二、北大的那个XXXXX委员会,成立的法律依据,组成的法律依据,活动和作出决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问题三、北大的那个XXXX委员会,作出的决定是否 考虑了 是否符合合同法,以及更多的上位法的 、、

    问题四、北大的XXXX委员 是否具备法律上的资格和资质来裁判和裁定这件事。

    问题五,如果以上都具备了,那么仲裁的依据 是否依据原合同,那么原合同是否有霸王条款,以及其他不公平的条款 ,合同是否公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4-8 19:17:35
h很有价值的疑问!

把问题进行分解,

这种做法才能够认清问题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9 09:43:13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
从逻辑上来分析,最直接的就是这个论文(其实并也个是个论文,题目并不热门,现在的医学研究都到后基因时代,功能基因时代,如果是后者造假“影响是相当恶劣的”)和毕业没有直接相关性。楼上的,懂什么叫多元线性回归吗?也就是这篇论文相关系数不大。(P>0.05)

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我认为这件事应在她后来说的单位通报就可以了,肯定后面事业有影响)。有必要在国际新闻界刊出来吗?国际新闻界一开始就处理错了。过了这么多年,大环境下,不抄都难,况且又不是[前沿科学]。

[既然影响都产生,现在全球我都知道了,别为难人家了。其实她是个牺牲品,要处理,其实杂志,学校,本人都要处理。杂志再多的理由还是没审核过关,学校导师都有责任,况且当时她还是个学生。

结论:处理是要处理的,于本人再次申拆时要抱着良好的态度和北大和谈,大家都在合理范围内退一步。社会舆论已造成于心灵深处的伤害。

新闻链接:1.井岗山大学老师造假几十篇文章,而且都是SCI检索,高校老师(本身就是老师,写论文是高手,怎么能抄呢!)。于就一篇,退一万步说,就算抄,你也不能直接把博士学位“直接拿掉”,难道博士学习过程不考试?这此都不算?,太直接。这样下去,谁还读博士?要考虑综合情况,我比较同意前几个楼上的综合分析。
2.于在利害,怎么能和日本的小保方 晴子比?!人家是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育与再生医学综合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当时科学家(事实)。处在前沿科学的人是万万不能造假的。因为科学家搞科学是她的强项,让当时的学生于和她比,不具有可比性。
3.上周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在“通信”栏目刊登了《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编辑部主任张月红的一封来信,标题为“中国某期刊发现31%的投稿存在抄袭”。短短几天,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在国内外学术界引发了热烈议论。人家SCI杂志主篇都发话了,中国存在31%的抄袭,连SCI都超31%,中国国内的期刊搞都像真的一样?




总之,不良时代下的学术环境,不抄都难,所以这是一个“时代问题”,于是要处理的,当绝对不是她一个的的责任。不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切要综合判定,不能把人逼到死路】。(据新闻:日本那科学家的导师好像自杀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9 10:10:14
首先,我想说,于艳茹处罚绝对是重了。北大你换个方式,还你名声来得急。在这样的学术混乱时代,各校处理标准不一,情有可原。【聪明学样应即改过来,已给于艳茹教育了,你并不丢脸】。
还有,我想说,这件事也进行一年多了,我想于本人【也天天围着这事烦脑,能想像她已经深受影响了】,换句话说,媒体体的爆光在一定层面已经让于深深忧郁。

再者,用她来举例,在中国范围内,已经产生深远影响了。现在的学术不端软件还是设计的比较科学的。即然是时代产物,从现在开始,凡是2015以后的论文(学术不端软件设计的表示【中国学术环境改革时期到来】,再超袭,不论主观不是客观,别说教育部没警告你,如2015年后的作者再抄,绝对零容忍)。

次者:如果科研部门(你是专业稿研究的),为人教育者,科学家,国内顶级高等学俯,国家自然科学基科获得者(特别是973等)。如发现,【绝对在网上媒体公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