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329 2
2015-04-10

3529.聚变能与永动机是人类难以实现的两个梦想

2015.4.10

永动机为什么难以实现?许多人已经了解了。聚变能为什么难以实现?许多人还不清楚,其实道理大同小异,就是违反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

永动现象在客观世界是存在的,如星球的自转、公转,大江东去,只是其中的奥秘有的清楚,有的还披着神秘的外纱。通过机械实现永动一定要付出额外的做功,克服摩擦力和阻力。除非借助自然力,以小博大是不可能的。

聚变能是核聚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核聚变过程中能否释放能量,取决于核聚变过程中有没有核裂变发生,即质子、中子转化为光子的过程,因为光即热,物体和环境温度决定于光子密度。

分析原子结构,基本由氢、氦同位素组成。氕为单质子结构,其余化学元素均为质子、中子对结构。其中除了氦3质子数量大于中子数量之外,其余化学元素都是质子数量等于或小于中子数量,并且层次越高,差距越大。

单质子结构相对容易裂变为光子,前提是脱离质子、中子对和化合物形态,氧元素的助燃作用其实是帮助氕元素脱离化合物形态的置换过程。

以质子、中子对形态存在的化学元素相对难以裂变为光子,也就是相对难以燃烧。

光子可以由正负电荷聚变形成,也可以由原子裂变形成。光子形成的物理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光子转化为其他物质形态的物理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核聚变是光子转化为化学元素的过程,就是吸热反应;核聚变过程中存在质子或中子裂变为光子的过程,就是放热反应;二者并存,由光子总量的增减决定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现代物理有一个误区,就是恒星表面的核聚变是氢——氦聚变,氢——氦聚变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据说质子的质量是电子的1836倍,中子比质子多一个电子、一个中微子的质量。光子由正负电子对组成,电中性光子由一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偏电荷光子多出一个正电子,或负电子,一个质子或中子可以转化为多少光子是可以计算的。

氢同位素包括氕、氘、氚三种元素,分别由单质子、单质子中子对、单质子双中子对组成。氦同位素包括氦3、氦4,分别由氕氘、氘氘或氕氚聚变形成,没有多余的质子、中子释放,也就没有多余的质子、中子裂变为光子,既不是吸热反应,也不是放热反应。只有氘、氚聚变为氦同位素可以释放出少量的中子,如果裂变为光子是放热反应,其能量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直接点燃氢气或稻草获得的能量未必少于千辛万苦实现的氢——氦聚变,恒星表面熊熊燃烧的烈焰和氢弹巨大的能量来自哪里呢?我认为前者来自正负电荷——光子——氢、氦同位素——其他化学元素的核聚变,及核心星球宇宙射线、其他偏电荷物质加入共同形成的物理化学反应;后者来自多种化学元素的深度裂变和聚变。

人类投入大量的金钱和资源开发所谓聚变能,至今成效甚微,因为核聚变的条件苛刻,潜藏着裂变的危险,而核聚变通常是吸热反应,或以吸热反应做基础,形成新的质子、中子才有可能,放热反应必须存在裂变反应才能实现,开发“聚变能”实际是开发裂变能,不如直接研究核裂变来得简单。

物质不灭,物质能量守恒是客观规律。磁约束可能导致核聚变,将能量(光子)转变为化学元素,也就是能量消失,如此开发聚变能必定失败。

由于核聚变是原子形成过程,主要是吸热反应(没有核聚变的吸热反应,就没有核裂变的放热反应),所以我将聚变能开发与永动机研究并列,为人类难以实现的两个梦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4-10 15:35: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19 07:44:58
原本以为未来的能源危机解决之道就是可控核聚变,看了您的文章,感觉情况不是很乐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