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209 2
2008-09-27
中国的富豪榜上半数是房地产商,这与国际上有着明显不同,国际上的大企业,要么
是金融控股公司,要么就是著名的消费品品牌。中国的房价与民众的收入很不相符,因此
也引发了民众对房地产的憎恨。当然,这也给一些“经济学家”挑动民粹的机遇,除了我
不屑一顾的易宪容之外,还有郎咸平这样的海龟,这些学者论调的一个共同点在于:同仇
敌忾的大骂房地产商,很少评论政府。所以,既在民众那里赚取了一些廉价的威望,却没
有引起政府的太多反感。下面引用郎咸平在“我为什么憎恨房地产商?”一文中的论据:

   “开发商过去拿到一块地,比如说一亩60万的地,他放到手上,什么事都不要做三年之
后就可能赚200万,从60万一亩到200万一亩,这个差价谁给他的?是全社会的老百姓,是
由于经济进步的结果使得土地增值,但是谁享受到增值的成果呢?开发商。三年前买的地
,放两三年之后赚两三倍,凭什么?老百姓辛勤劳动创造出一个繁荣的社会之后,土地值
钱了,地产商就发达了,社会进步的结果让地产商赚到这笔钱。所以对地产商而言,你的
财富所以增加,除了少部分是你个人的努力之外,大部分是社会的进步,而你独占了这些
好处,这个才是社会仇恨的来源。”
    这是房地产商的错吗?除了少数建筑质量不合格,虚假广告的奸商,在我看来,房地
产商利润最大化,对股东负责(上市公司还对公众负责)、对企业负责,何错之有?
     房价高不高?太高!高房价掠夺了民众的财富,财富被谁掠夺了?政府和房地产商!
谁掠夺的更多?没有数据支持,不好说。但是,政府通过招拍挂的制度,在土地上掠夺了
再多的财富也不会嫌多的,因为一个缺乏有效监督的政府会以它固有的低效率浪费更多的
钱。而房地产商就显得比较露富了。
    在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明显转化的情况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过快过猛,在
城市引致集中了大量的住房需求,加上加入WTO之后制造业带动的出乎预料的经济高增长,
使得住房需求集中爆发。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包括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主要是指地方
政府)采取的是土地招拍挂的制度,提高财政收入,并且利用这部分财政收入进一步城市化
(比如南京的河西)。土地收入成为了维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象工程建设的重要来源
。在此之中,政府没有提供适度的廉价房、廉租房(或者根本没有提供),使得工业化和
城市化过程中的旺盛需求没有缓解;在土地(住房)供给上,城市化带来的有效可利用土
地(转化为能够真正有效满足民众需求的土地)相对较少(相对需求来说),并且政府还
控制土地供给节奏。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必然造成高房价。
    进一步的问题,为什么房地产商能够转化实现暴富?正是上述政府行为造成的。因为
政府利用土地财政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持续城市化,那么,房地产上两三年之前拿的地必
然随着基础设施改善而增值(前提是高需求在一定程序上持续,廉价房、廉租房的不推出
是维持高需求的原因之一)。那么郎咸平说的,房地产商什么事情不做,依靠土地增值就
可以暴富理所当然的实现了。
    总结看来,房价高的原因是政府不着力扭转城乡二元结构、过快城市化引致高需求的
情况下,非但不通过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方式增加有效供给,反而单一的招拍挂的方式形
成了特殊的土地财政,以此形成恶性循环,同时也带来了副产品——房地产商有了暴富的
机会。
    近年来是不是有机会有条件解决高房价的问题的呢?对于政府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模式暂时不论。政府为什么不提供大量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呢?那样地方财政将无法维持,
地方财政对土地的依赖越来越重,失去这一块政府无法进行他们习惯的大搞基础设施,大
搞形象工程,甚至政府机构将无法运转。政府财政为什么如此脆弱(尤其是地方财政),
钱都到哪里去了?第一,地方财政的钱都被中央财政收走了,地方各级财政一直都很困难
,今年尤甚,中央和地方事权和财权在分税制改革之后一直就不对等;第二,政治和经济
集权的体制下,政府事实上掌握了最主要的资源,显然,政府的投资的效率太低了,形象
工程浪费了太多的钱;第三,与第二点相关,高税收下财富主要在政府,民众的收入增长
无法真正启动内需,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只能过渡依赖投资(投资有主要是政府主导)
;第三,政府体制的臃肿和低效率花钱不在少数。所以说,政府这种发展模式不走到一定
的危机程度,诸如打击炒房、限制高档房这些牛头不对马嘴的措施是不会迫使房价明显下
降的。
     形势还是发生了变化。今年以来,房价终于撑不住了,房子终于没有人买了。根本原
因来说,当然是房价终于高到了一个民众不能承受了程度,狂热终究不能持久的。WTO以来
外向型经济带动的经济增长在国际经济形势变化情况下放缓了,因此,一方面,住房需求
下降了;另一方面,但是,07年狂热的气氛中房地产商还是高价拿的地,房子还要买高价
,这样土地的房子就没有人买了。(另外,经济衰退期政府的税收受到了很大影响,城市
化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的速度不可能还是那么快,土地增值就没有那么快)。同时面临着信
贷紧缩等等,房地产商很多撑不住了,主要是07年大量拿地的房地产商。
    房地产商利用政府体制和行为上的特征在过去几年里实现了暴富,其实无可厚非,甚
至07年大量拿地的房地产上还要给政府背黑锅。政府是高房价的根源,亲爱的郎先生、易
先生,要恨就先恨政府,房地产商只是副产品。现在房地产不好了,政府日子和房地产商
一样难过,今年以来除中央政府之外,各级地方政府财政非常困难,除了整个经济形势的
原因之外,土地财政不景气也肯定是重要原因。政府日子过不下去,现在有了帮一把房地
产行业的论调,但是迫于民众大喊把房地产奸商打死的压力还不敢声张。
    以后的房地产市场或许会沉寂两三年?或许吧。但是,一旦国际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
发生逆转,上述逻辑链条又将复活了。政府财政和税收好转之后,大力的城市化和城市基
础设施建设又将集聚大量住房需求,需求一旦开始,一切又将开始。当然,这里一个问题
就是外向型带动的经济增长在本轮的衰退之后,什么时候重新进入上升周期。到这里,似
乎又再说,经济周期与房地产周期相关这样的废话,但事实好像就是如此。
    这样一条因果链会不会崩溃或者政府有机会真正改变这一链条?按照本文的逻辑,
这就等同于,现在政治和经济强势政府主要的发展模式能否持续?相当于分解为几个问题:
    1、由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否会转向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重点?
    2、高税收、国有企业垄断主要行业的强势政府能否真正启动十三亿人口的内需?
    3、由政府主导的投资为主要引擎的增长方式能否持续?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27 13:40:00

在这一切的过程中,我还只是个看客,一个漠然的过路人,心在,力不在。

生活的现实还是 努力的把工作做下去,让自己能养活了自己。

住房,在现在状态下,无论有没有,都是一种悲哀。

不管是谁造就了现在的一切,也不论发展的趋势如何,弱势群体的意识终究还要在他的层次上停留。

LZ说的都反映了一些真实,真实却就是现实,我们还得这样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8 01:29:00

一个扭曲了的筛子,过滤的和剩余的都不是我们希望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