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_中国矿业大学(北京)_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可能对于本科生准备考研的学子来说,中国矿业大学应该算是很不错的一所院校。对于中国矿业大学,我也是近段时间才比较熟悉的。中国矿业大学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是国家的211工程学校。不过对于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在中国不止是只有徐州这一个地方。可能是看中北京的人文气氛和师资方面的优势吧。中国矿业大学在北京也有一家,不知道中国矿业大学在北京的这一家只是研究生院,还是只有中国矿业大学本科层次。还有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在徐州肯定是有的,不过徐州和北京相比,到底哪个好,哪个更有优势,这个就得看你自己的了。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教育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在原北京矿业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所研究型大学,是一所具有矿业特色,以工科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列入国家 “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高校之一以及全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
早在50年代初,我校就开始了培养研究生的工作,至“文革”前,陆续毕业了137名研究生。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在北京招收研究生。2000年6月教育部批准我校试办研究生院,2003年5月,由于成绩显著,教育部教育部批准中国矿业大学正式建立研究生院。
学校现有 8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具有博士、硕士整体授予权的一级学科,11个“十一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8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学科,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50个博士点,96个硕士点。此外,学校还是培养工商管理硕士(MBA)、在职工商管理硕士(EMBA)、MPA、高校教育在职硕士和工程硕士等专业研究生学位的单位。目前在校研究生444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85人,硕士研究生3357人。
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其中兼职院士4人) ,博士生导师 117人,硕士生导师112人,6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90%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有2人分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和提名奖,7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人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2人入选北京市新星计划,20人被列入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近年来,学校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到 2008年7月,已授予博士学位1191名,硕士学位5693名,共计 6884名。2000年至2007年,有6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3人荣获首届“中国优秀博士后奖”。
多年来,学校的教学改革逐步深入,学校研究生教育条件不断提高。建有 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07年学校成立了我国首家以能源与安全为特色的科技园---“中关村能源与安全科技园”和“中国矿业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十五”期间,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10余项,83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2个研究团队分别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十一五”初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目前,在研课题600余项,其中,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和“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863”项目、“973”项目等重大项目40项,年度科研经费由“九五”末的1860万元增加到2007年度的1.2亿元。
中国矿业大学概况(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51年,1978年研究生教育恢复后,我校第一批获准招收研究生;1981年,我校被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2000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获准试办研究生院,2004年5月,被批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成为全国正式拥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
中国矿业大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多科性大学的基本格局。目前,学校设有22个学院,59个本科专业;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8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4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及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在教育部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中,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分别排名第一、一、三、四位。2012年,工程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327名,硕士生导师1115名,其中部分导师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和学者。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已逐步形成了多渠道生源和多层次、多模式的研究生培养格局。在培养层次上有博士、硕士;在选拔方式上,博士生除公开招考外,还有“直博生”、“本-硕-博连读”、“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硕士生除全国统考外,还有“推荐免试”、“单独考试”和“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在培养方式上有“全脱产”、“半脱产”和“在职学习”;在培养目标上,除继续为高校、科研机构培养教学、研究型人才外,还突出了专业学位、煤矿企业急需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始终以“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并致力于营造完善的成才机制和浓厚的学术氛围。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不断的改革,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到2014年9月,中国矿业大学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11419人,其中博士生1739人,全日制硕士生6111人,非全日制硕士生3569人。在我校毕业的研究生中,有8人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有16人先后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获奖。1999年我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评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面对新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将继续贯彻“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按需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以搭建高水平学科平台为基础,以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关键,以发展高水平的科研为支撑,积极构建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创新体系,不断改善条件,充实内涵,努力加强学科建设,优化结构,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培养质量,树立矿大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品牌,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