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331 1
2015-04-11

《群书治要360(一)》的管理思想摘录

2015-4-11

乱国之主,务于广地,而不务于仁义,务于高位,而不务于道德,是舍其所以存,而造其所以亡也。(卷三十五 文子)

古者圣王之制,史在前书过失,工诵箴谏,庶人谤于道,商旅议于市,然后君得闻其过失也。闻其过失而改之,见义而从之,所以永有天下也。(卷十七 汉书五)

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朝廷正而后国家正,国家正而后天下正。(卷四十九 傅子)

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卷十一 史记上)

故明王有过则反之于身,有善则归之于民。有过而反之身则身惧,有善而归之民则民喜。往喜民,来惧身,此明王之所以治民也。(卷三十二 管子)

上失其道,而杀其下,非理也。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也。(卷十 孔子家语)

惟恤十难,以任贤能。一曰不知,二曰不求,三曰不任,四曰不终,五曰以小怨弃大德,六曰以小过黜大功,七曰以小短掩大美,八曰以干讦伤忠正,九曰以邪说乱正度,十曰以谗嫉废贤能,是谓十难。十难不除,则贤臣不用;贤臣不用,则国非其国也。(卷四十六 申鉴)

明主患谀己者众,而无由闻失也,故开敢谏之路,纳逆己之言,苟所言出于忠诚,虽事不尽,是犹欢然之。(卷四十九 傅子)

夫听察者,乃存亡之门户,安危之机要也。若人主听察不博,偏受所信,则谋有所漏,不尽良策;若博其观听,纳受无方,考察不精,则数有所乱矣。(卷四十八 体论)

好学近于智,力行近于仁,知耻近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能成天下国家矣。(卷十 孔子家语)

文王曰:「何如而可以为天下?」太公对曰:「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信盖天下,然后可约天下;仁盖天下,然后可以求天下;恩盖天下,然后王天下;权盖天下,然后可以不失天下;事而不疑,然后天下恃。此六者备,然后可以为天下政。」(卷三十一 六韬)

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卷十 孔子家语)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卷九 论语)

故君子为政,以正己为先,教禁为次。(卷四十七 政要论)

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卷三十六 尸子)

孔子曰:「凡为天下国家者,有九经焉,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人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公曰:「为之奈何?」孔子曰:「齐庄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尊贤也;爵其能,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笃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敬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子百姓也;日省月考,既稟称事,所以来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绥远人也;继绝世,举废邦,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治天下国家有九经焉,其所以行之者一也。」(卷十 孔子家语)

国无贤佐俊士,而能以成功立名、安危继绝者,未尝有也。故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佐不务多,而务得贤俊。得民心者民往之,有贤佐者士归之。(卷四十三 说苑)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卷九 论语)

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夫礼教之治,先之以仁义,示之以敬让,使民迁善日用而不知也。(卷五十 袁子正书)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义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卷二十七 蜀志)

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近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仁,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论人必以六戚四隐。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何谓四隐?交友故旧邑里门廊。内则用六戚四隐,外则以八观六验,人之情伪,贪鄙羡美,无所失矣,此先圣王之所以知人也。(卷三十九 吕氏春秋)

一曰,微察问之以言,观其辞。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间谍,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贪;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难,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卷三十一 六韬)

以言取人,人饰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饰言无庸,竭行有成。(卷八 周书)

;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此任人之大略也。(卷三十三 晏子)

故选不可以不精,任之不可以不信,进不可以不礼,退之不可以权辱。(卷四十八 典语)

故知清而不知所以重其禄者,则欺而浊;知重其禄,而不知所以少其吏者,则竭而不足;知少其吏,而不知所以尽其力者,则事繁而职闕。(卷四十七 刘廙政论)

夫除无事之位,损不急之禄,止浮食之费,并从容之官。使官必有职,职任其事,事必受禄,禄代其耕,乃往古之常式,当今之所宜也。(卷二十五 魏志上)

治民之道,务笃于教也。(卷四十二 盐铁论)

上为下效,然后谓之教。(卷四十五 崔寔政论)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卷七 礼记)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卷七 礼记)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卷九 论语)

武王问尚父曰:「五帝之戒可闻乎?」尚父曰:「黄帝之时戒曰,吾之居民上也,摇摇恐夕不至朝;尧之居民上,振振如临深川;舜之居民上,兢兢如履薄冰;禹之居民上,栗栗恐不满日;汤之居民上,战战恐不见旦。」王曰:「寡人今新并殷居民上,翼翼惧不敢怠。」(卷三十一阴谋)

是以人君自任而躬事,则臣不事事矣。是君臣易位也,谓之倒逆,倒逆则乱矣。人君任臣而勿自躬,则臣事事矣。是君臣之顺,治乱之分,不可不察。(卷三十七 慎子)

政不可多门,多门则民扰。(卷二十九 晋书上)

古之明君,褒罚必以功过;末代暗主,诛赏各缘其私。(卷二十三 后汉书三)

爵禄者,国柄之本,而贵富之所由,不可以不重也。然则爵非德不授,禄非功不与。二教既立,则良士不敢以贱德受贵爵,劳臣不敢以微功受重禄,况无德无功,而敢虚干爵禄之制乎!(卷四十九 傅子)

先仁而后法,先教而后型,是治之先后者也。(卷五十,袁子正书)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卷一·周易)

君臣亲而有礼,百僚和而不同,让而不争,勤而不怨,无事唯职是司,此治国之风也。(卷四十六·申鉴)

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卷三十七·孟子)文王问太公曰:君国主民者,其所以失之者,何也?太公曰:不慎所与也。人君有六守三宝。六守者,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谓六守。文王曰:慎择此六者,奈何?太公曰: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转(转作专),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恐,事之而观其无穷。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使之而不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人君慎此六者以为君用。君无以三宝借人,以三宝借人,则君将失其威。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六守长则国昌,三宝完则国安。(卷三十一·六韬)

亡国之主必(必下有自字)骄,必自智,必轻物。(卷三十九·吕氏春秋)

古人阖棺之日,然后诔行,不以前善没后恶也。(卷二十九·晋书上)

君子所恶乎异者三:好生事也,好生奇也,好变常也。好生事则多端而动众,好生奇则离道而惑俗,好变常则轻法而乱度。故名不贵苟传,行不贵苟难。纯德无慝,其上也;伏而不动,其次也;动而不行,行而不远,远而能复,又其次也;其下远而已矣(已矣作不近也三字)。(卷四十六·申鉴)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卷九·论语)

得十良马,不如得一伯乐;得十利剑,不如得一欧冶。多得善物,不如少得能知物。知物者之致善珍,珍益广,非特止于十也。(卷四十四·桓子新论)

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卷一·周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4-12 09:13:04
群书治要 好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