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天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中国经济 增速等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但中国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下行压力,需为面对更大的经济困境做好准备,对此要加大定向调控力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 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
据华尔街见闻报道,李克强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表示,切实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升级发展。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在上升,中国需为面对更大的经济困境做好准备。既要对经济长期向好充分信心,也要做好面临更大困难的准备。需要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守住稳增长、保就业、促改革的基本盘。

李克强主持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
另据中国证券网消息,会上,李扬、胡鞍钢、海闻、高尚希、汪涛、吴晓波等专家和中兴、海尔、新松机器人、网易公司的负责人围绕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转型、创新发展等谈了看法。大家认为,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经济运行开局总体平稳,结构调整亮点频现,定向调控等政策一定程度对冲了下行压力,但市场需求依然低迷,稳增长仍须持续发力。李克强与大家深入交流。
李克强说,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砥砺前行,增速等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就业基本稳定,收入同步增长,能耗强度下降。同时,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正处在接续关键期,传统因素消退与新兴力量成长并行,行业和区域走势分化,结构调整起步较早的企业、行业和地区走势向好,但也必须清醒看到下行压力还在持续加大。要科学把脉形势,既分析客观因素,又找主观原因,既对长期向好充满信心,也做好应对更大困难挑战的准备。
李克强指出,要充分认识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定力,灵活施策,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用好多种政策工具,守住稳增长保就业增效益的基本盘。
李克强说,要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发展服务业等稳增长、调结构的有力措施,可以释放巨大内需潜力。要抓紧政策和项目落地,精准增加短板投资,完善创新创业政策组合,形成发展新动能。
李克强强调,稳增长要用足改革开放动力源,坚持以结构性改革推动结构调整。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推向纵深,通过进一步减少审批,破除制约发展的束缚。财税、金融、价格、投融资等改革也要同步推进,形成叠加效应,释放改革红利。把开放之门开得更大,在参与国际合作竞争中拓展新空间。

经济专家座谈会现场
李克强说,各级干部要振奋精神,主动作为。各位专家和企业家要多谋良策、多出实招,大家共同努力,为完成今年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打好基础,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
事实上,近日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彰显中国经济未来前景面临严峻挑战。
铁道部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8.7亿吨,同比下降约9%,其绝对数量回到2010年同期水平。一些铁路局反映,一些地区的铁路货运量甚至退回到了十年前的水平。作为经济的“风向标”之一,铁路货运量的增减能直接说明全社会物资的流动程度,反映出国民经济的景气程度。
而央行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1.6%,预期12.4%;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8万亿,预期1.5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1.18万亿元,预期1.04万亿元。
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对此表示,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海关总署周一公布的数据则显示,按美元计价,中国三月出口下滑15%,远低于预期和前值;进口下滑12.7%,不及预期但好于前值;贸易顺差缩减至30.8亿美元,二月份为创纪录的606.2亿美元。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解释认为春节假期因素是导致今年一季度各月出口增速波动较大的主要原因。海关总署同时也承认,未来出口前景仍存不确定性。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在今天的报告中预测,一季度经济环比增速可能至多与去年持平(1.6%),对应的GDP增速在7%左右。这已经接近年初设定的7%左右的目标下限,稳增长可能在中央的宏观政策中上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近期的国务院常务会和政治局会议可能会采取措施加大稳增长的力度。在政策思路上,预计和之前类似,但力度将继续加大。
华尔街见闻提及,中国将于周三公布一季度GDP数据。彭博对38位经济学家的预期调查中位数是7%,这或将是中国自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