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贷之家最新数据显示,3月P2P行业整体成交量达492.6亿元,环比2月上升46.98%,是去年同期的3.51倍,创历史新高。而融360监测的325家平台数据显示,3月份网贷平台成交量为354.55亿元,较2月份增长56.85%,是去年同期的4.11倍。
P2P在三月迎来政策春风,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及互联网金融,用“异军突起”来形容其发展,并要求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央视315晚会曾经一度盛传会打击P2P的发展,但最后并未出现,这些都让P2P再创新高。那么P2P在2015年会有哪些发展趋势?会向何处去呢?
趋势之一:告别野蛮生长,开始激烈洗牌
2014年是P2P野蛮生长的一年,据第三方机构统计,仅2014年就有近千家新增的P2P平台,各种风投、银行、国企、上市公司都加入其中,造成了P2P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然而,从2015年一季度来看,P2P行业正在走向平稳,洗牌已经开始。
随着监管政策出台临近,各个P2P平台基本都摒弃了激进的策略,变为稳健的方向,这导致P2P收益率呈现下降的态势。数据显示,3月份P2P平台平均年化收益率跌至15.85%,环比2月份16.35%下降0.5个百分点。同时,20%以上高收益平台数量占比16%,相较2月份的21%下降5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被爆出问题的P2P平台就达183家,为2014年全年的三分之二,其中待还金额达10亿元的大平台里外贷、盛融在线也赫然在列。3月的“问题平台”原因表现为跑路最多,占比55%,其次是提现困难,占比32%,最后是停业。问题平台的倒闭对于P2P行业的规范是好事,意味着大浪淘沙,将会促进P2P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鱼龙混杂的P2P里面,用户如何选择显得非常重要。一个安全靠谱的P2P平台,首先要选择获得主流风投机构投资的平台,这样的平台经过了专业投资人士的鉴定和筛选,出问题概率较低;其次要尽量选择成立时间长、举办雄厚背景实力、公信力比较强的平台。例如宜信旗下的宜人贷平台,依托宜信9年服务和风控经验,在资质上相对来说更为可靠。而国资系、银行系平台也因为有国企和银行的信誉做背书,也比较可靠。相比起来,“问题平台”绝大多数都是成立1年以内的新平台。锐忻投资、盛泰投资、安贷创投和欧亿投资等新平台上线不到一个月即跑路;再次要选择在网贷之家等第三方评级机构认证的平台。
趋势之二:加速拥抱移动互联网,便捷性成关键要素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手机上网人群比例上升到83.4%,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随着80、90后的崛起,移动上网成为主流是必然的趋势。这反应在P2P上就是P2P将加速从PC向移动互联网转变。
与传统理财方式相比,移动理财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进行理财,使用方便。智能手机的普及和3G/4G的发展,也将加速推动P2P理财方式的普及。中投融、积木盒子、陆金所等各大主流P2P平台都在拥抱移动互联网,或者采用APP的方式,或者采用微信的方式,打造移动P2P理财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对移动P2P平台的要求中,便捷性成为关键要素。因为移动理财往往是在碎片化的场景下进行的,加之现在人们处于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中,一旦有借款或者理财的需求,对速度的要求比较高。
趋势之三:同质化竞争下,垂直细分市场的拓展提速
P2P行业除了良莠不齐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同质化竞争,当P2P告别野蛮式生长时,也需要走向精细化发展。针对产品、期限、收益水平、风险水平等进行创新,尤其是要走垂直细分的拓展,根据不同特点的客户推出定制化的产品和营销,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的护城河。
综上所述,P2P在历经高速增长之后,今年将成为沉淀年和创新年。“洗牌”、“移动”和“细分”将成为2015年的三大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