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19 0
2005-08-04
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这是一个经济事实。我个人认为,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是被低估了,这一点可以从按照PPP计算的GDP和按照汇率计算的GDP差距可以找到证据。目前,中国人均GDP1000多美金,但是按照PPP计算的人均GDP,中国人均大概3500-4000美金。当然,有人会说,汇率的确定是由两国之间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比率综合确定的。但是,中国的对外进出口总值已经超过了GDP的40%以上。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变化也是可以接受的政策调整。尽管,我们的人民币升值与美国、欧洲的压力有关,但是,从经济实际情况来说,我们也的确该调整一下我们的汇率形成机制了。毕竟,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的贸易大国,我们不单单与美国有着紧密的贸易关系,我们与日本和欧洲也同样具有紧密的贸易关系。所以,单单采取盯住美元的规定汇率制度是不适合的。此外,这次汇率制度调整,主动权仍然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中央银行明确汇率制度是“参考一揽子货币”,浮动范围是千分之三,我向央行的7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于实现这个目标还是没有问题的。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所面临的各类贸易争端也将会不断增多。打贸易战,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而贸易谈判的结果往往也是这种的方案,也就是你退一步,我也退一步。这次汇率形成机制的调整,我们可以说是退了一小步,但是,主动权仍然在我们自己手中,仍旧在“可控性”和“渐进性”的条件下继续“主导”自己的汇率政策的选择。因此,我觉得没有必要把汇率调整联系到“庚子赔款”。

汇率问题本身很复杂。我想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已经提前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具体什么汇率制度最优,经济学界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很多国家在汇率上出现的问题,往往也与他们的经济结构、资本管制、银行治理等很多方面有关系,一个经济体系的健康,基本上不会让一个国家在汇率上出现大的问题,而一定程度的调整则是有必要的,因为汇率本身也是一种价格,一种国家之间货币兑换的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