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教的正信(入佛知见、正见)】
信是对见的态度,我们对某种观点持接受或认同的态度,即是信。正信,就是对某种见的正确态度。
见——巴利文:diṭṭhi,梵文:dṛṣṭ,音译:悉昙,意译:知、知见、宗、宗见、宗派、宗义、观点、论点、主张等。入佛知之见,就是进入佛所讲的观点或思想,也就是通过理解而接受佛所讲的宗派。
正信的目的,是获得并坚持正见,为什么要有正见,因为正见是八圣正道之一切修行之首;三无漏学中,正语、正业、正命为戒,正精进、正念、正定为定学,正见、正思维为慧学。如下佛言——
诸比库,随明于有智者则生正见,有正见则生正思惟,有正思惟则生正语,有正语则生正业,有正业则生正命,有正命则生正精进,有正精进则生正念,有正念则生正定——《相应部》
然,诸比库,须先行正见——《中部》
佛讲的正信,译成现代通俗语言而说:通过相对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学习、理解、分析、验证等,对这个内容再确定自己接受与否的态度。宗座在与一位不了解佛教的物理学家讨论佛教的正信的问题时,对方很震惊,认为这完全就是现代科学禀承的精神。这其实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实事求是的求真态度。
一、什么是正信
佛言:不要追随传统;不要听信传说;不要轻信与经典相符合的事;不要凭空揣测;不要依据逻辑推理;不要跟随成见;不要相信一个人的表面能力;不要因为他是老师而接受其思想。但是,伽罗摩,当你们通过观察、正确的判断和实践,确知某事是善良、无害、智者赞美的,某事做了以后,将导致善和益,然后你们就应该信受奉行。——南传《增支部·伽罗摩经》
佛言:对真理要认真地检验——南传《中部》
我不偏向佛陀,也不偏向外道,谁宣说的真理,谁就是我的导师——图尊智吉尊者《殊胜赞》
(包括佛陀所讲的)任何权威经典理论,在没有经过合理逻辑或实证的考察前,都没有任何价值——法称菩萨《正理滴论》
经言:比丘与智者,当善观我语,如炼截磨金 信受非唯敬——全知宗喀巴大师《辩了不了义善说藏论》
二、如何做
佛告舍利弗: 如汝所說,流者,谓八圣道。入流分者有四种,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维,法次法向(这四也译作: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或如理思维,法随法行)——《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