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很多商场都推出了买200送100,买300送200等优惠活动,吸引到很多消费者纷纷大力采购。这些商场活动,宣称“买600的东西还送你400元,只需要200块钱就可以买到一个价值600的东西,多划算!”很多消费者听到后不免心动且行动,但实际上,真的如此便宜吗?
本人国庆经历:
1:买一双398的鞋子,买200送120,为了凑足400多获得一张赠券,得到240赠券,另外花10元买了一双根本不需要用的鞋垫。而这个牌子的鞋子,在其他优惠时间,可能打到5折。
2:买一件598的羊毛背心,买300送200,为了凑足600多获得一张赠券,得到400赠券,另外花了30元买了一双袜子。平时穿的袜子也就5元左右。
3:总共获得赠券640元,为了花这640元到处找商品,最后买了一件356的衣服,用券340,支付16;一条469的裤子,用券300元,另外支付了169元。
回家一折算,总共花了人民币:398+10+598+30+16+169=1221元,实际购买到的所需东西的价格:398+598+5+356+469=1826元。
总折扣:1221/1826=0.67折。
经常买打折商品的人都知道,在商场买东西67折不算是多划算的折扣,通常能买到5折的产品。国庆所谓的大规模促销活动还不如平时的降价促销。
但又有一些好处,那就是对于那些平时不打折的东西,或者新上市的产品,还是划算的。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动不动就几百块钱的衣服,上千的皮包,不打折的产品还是难以消费得起。
但每年国庆,这样的促销活动都能带来非常好的效应,有些消费者超出预算购买,有些消费者购买了一些原本没有计划的商品,商场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利润,那么产生这种效应的原因在于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