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澳大利亚具有明显乳业资源禀赋。2013年,中国、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平均每头牛要供养人数分别为162、34、15、14、0.9人,相差悬殊;另外,中国奶牛养殖规模较小,现代化程度低、规模化牧场较少、头牛产奶量较低,据中国奶业协会数据统计,2012年中国牧场养殖规模大于100头的仅占全国奶牛存栏量的0.6%,2012年平均存栏量仅为7.3头。
国内原奶特别是高端原奶已经远不能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进口原料奶及乳品补充多于替代。以全脂奶粉为例,中国进口全脂奶粉总需求占比不断提高,从2000年的9%上升到2014年的33%。
乳企全球化有利于获取质优质廉价奶源。一方面,可以直接在海外设立乳品生产工厂,利当地原奶生产成乳品后再出口到中国,例如,伊利于2013年、2014年先后投资11亿、20亿在新西兰投资,投资项目包括奶粉、UHT奶工厂、生牛乳深加工项目等,正是看中新西兰安全、高质、低廉的性价比超高的奶源优势。另一方面,虽然海外生鲜乳不能直接进口到中国,但可以通过大包装替代国内原奶,除了部分高端乳品,大部分乳饮料、酸奶、奶粉都可使用进口大包粉替代国内原奶作为原料。
图1:2013年中国每头奶牛养162人

图2:2013年中国规模化牧场占比仍然较低

图3:进口全脂奶粉产量增速大于中国自产(万吨)

图4:进口全脂奶粉占中国总需求比例不断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