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它是指一个经济体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内生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一般分为四步:增长减速、经济停滞、社会问题、体制固化。
在中国,更高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增加了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可能性,因为这与低储蓄率和放缓的劳动参与率相关。中国所具有的〝未富先老〞特征无疑会导致经济增长减速提前到来。
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措施,主要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农业改革,减少对粮食的全方位补贴,鼓励农产品进口。
二是户籍改革,要从法律的角度,打破迁户口的障碍,让各地允许租房落户。
三是在劳动关系上,要让企业和员工个体决定,增加就业的灵活性。
四是土地改革,农村建设用地(分为宅基地、工业用地、集体的经济用地)交一笔钱以后,就能像城镇土地那样流转。
五是在社会保险的问题上,要划拨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以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真正建立“多交多得”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