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6-6-15 12:14:30
一件S能换五件B,写作1:5,或5/1。
在马氏那里,就写成了S=B。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1:40:28
罗鹏 发表于 2016-6-15 12:10
马氏那个等式不是比喻,而是误导人的。
交换价值或价格,从来就不是等式,而是分式,或比例。
这几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所谓的等式,不是等式,不是表示它们之间有什么相等的属性,而只是表示商品交换过程中,两种商品相交换的的一种比例关系,一件上衣=20码麻布,只是表示上衣和麻布交换的比例关系。这就像1美元=6.6人民币一样,只是表示一种比例关系。

马克思把比例关系当成等式,不仅仅是比喻的使用,更是对数学公式的滥用!

罗老师说的很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1:41:53
clm0600 发表于 2016-6-15 18:36
一件S能换五件B,写作1:5,或5/1。
-----------
光写个1:5,你就知道是一件S能换五件B?你都神了,万 ...
一个手机=2000元 和  一件上衣=20码麻布  是一回事?


丢人也不是这么丢的!


赶快叫帮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2:18: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0 22:19:54
孟子的学生 发表于 2016-6-16 11:40
这几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所谓的等式,不是等式,不是表示它们之间有什么相等的属性,而只是表示商品交 ...
汇率中用等式,并不是表示相等,等号只是比例号的一种不正规但约定俗成的表达。
汇率变动不羁,一会儿一美元能换6.26人民币元,一会儿一美元能换6.31人民币元,等号表示的仅仅是兑换比例,不存在什么“价值相等”。
那两个傻帽,不用理睬他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1 08:05:28
龚民 发表于 2016-6-16 12:18
你让罗大鸟卖了还帮数钱。
你这个货,还没资格和我们讨论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1 09:44: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1 09:49: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1 09:53: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1 16:50:41
龚民 发表于 2016-6-21 09:44
一 滩臭粪,你以为你资格有多么高?一个不称职小学老师尾巴翘啥翘?
哎,你啊,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支持者,竟然如此下流,难道说马克思伟大精神感召的人,都是你这样的德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1 16:52:07
龚民 发表于 2016-6-21 09:44
一 滩臭粪,你以为你资格有多么高?一个不称职小学老师尾巴翘啥翘?
你和wzwswswz ,真是一丘之貉啊,大便爱苍蝇,苍蝇爱大便。彼此彼此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1 16:53:13
龚民 发表于 2016-6-21 09:44
一 滩臭粪,你以为你资格有多么高?一个不称职小学老师尾巴翘啥翘?
至少你比这个退休工人高!副处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1 17:00: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1 17:10: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1 21:42:32
龚民 发表于 2016-6-21 17:10
哈哈,我侄儿还厅级、外甥当市长,官僚见多了,小处级还是个付的放屁都不响、又算个啥?不要在我面 ...
偶,怪不得你声嘶力竭呢?原来是官二代!你小子,有种,种好种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2 09:17: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19 19:50:21
今天终于进一步明白了马克思歪曲亚当斯密的思想根源。首先马克思是用剩余价值理论本身来考察亚当斯密的理论的,就是说,他是拿着他的自己的论点来理解亚当斯密的话,然后在翻过来说亚当斯密在他之前已经发现了剩余劳动,并试图用他理解的亚当斯密的话来证明它的准确,其实,他已经陷入了循环论证的泥淖。

而只所以马克思会对亚当斯密的话有所歪曲,除了主观上的要证明自己的理论正确而故意为之外,最为根本的原因是:马克思在研究交换行为时固守的等价交换原则。只要他固守等价交换的原则,那么,他就只能认为,商品的价值不该超过原材料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之和。资本家不可能从买卖商品本身中获利。因此,当他读到亚当斯密的:“:“一旦资本在个别人手中积累起来,其中某些人自然就利用它使勤劳者去劳动,向他们提供原料和生活资料,以便从他们的劳动产品的出售中,或者说,从这些工人的劳动加到那些原料价值上的东西中,取得利润……工人加到原料上的价值,在这里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支付工人的工资,另一部分支付企业主的利润,作为他预付在原料和工资上的全部资本的报酬。”  以及 亚当斯密又说: “一旦一个国家的土地全部变成了私有财产,土地所有者也象所有其他人一样,喜欢在他们未曾播种的地方得到收获,甚至对土地的自然成果也索取地租……工人……必须把用自己的劳动收集或生产的东西让给土地所有者一部分,这一部分,或者说,这一部分的价格,就构成地租。”时,会很自然的把资本家获得利润当成是资本家对工人无酬劳动的占有。因为,他看到亚当斯密说了,价值是工人创造的,创造出来的价值,不仅能支付工人的工资,还能支付本金利息,可是,商品的价值不是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之和吗?怎么在支付了工资和生产资料的价值之后怎么还有剩余?固守等价交换的他糊涂了。再加上他本身早就有的有关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些想法,于是,他开始有意无意地歪曲亚当斯密。



固守等价交换思维的马克思,始终搞不清楚资本利润的来源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19 23:08: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19 23:11: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19 23:31: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20 07:40:31
孟子的学生 发表于 2016-9-19 19:50
今天终于进一步明白了马克思歪曲亚当斯密的思想根源。首先马克思是用剩余价值理论本身来考察亚当斯密的理论 ...
商品的价值不是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之和吗?
你们看,我们的楼主把自己对于商品价值构成的解释按到了马克思头上,通过对马克思的歪曲来证明马克思歪曲了斯密,为此,马克思当然要糊涂了,这种糊涂不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分析商品价值构成的,而是因为他不知道楼主为什么要歪曲他的观点。但愿楼主的歪曲是因为阅读有盲点而无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20 08:24:45
wzwswswz 发表于 2016-9-20 07:40
你们看,我们的楼主把自己对于商品价值构成的解释按到了马克思头上,通过对马克思的歪曲来证明马克思歪 ...
说得好。

耗费的劳动不相等,为何都卖五块钱,不是违背了价值规律了吗,难道决定价值的不是价值规律而是供求关系?不要诡辩说五块钱是价格,不是价值。


马克思的一夸特小麦=a?铁,本来比较的就是价格,这个公式不是价值形式,而是价格相等。它完全可以写成“一夸特小麦的价格=a?铁的价格”。因此,马克思在打比方,打比方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两个商品本身无法比较大小,因此,比较大小的肯定是商品背后的东西。由此,他说,这个背后的东西是劳动。看,马克思是不是在搞偷换概念。本来在比较价格,本来就是价格相等了,可是,他竟然认为两个商品本身无法比较。它到底比较的是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20 08:30:06
wzwswswz 发表于 2016-9-20 07:40
你们看,我们的楼主把自己对于商品价值构成的解释按到了马克思头上,通过对马克思的歪曲来证明马克思歪 ...
马克思是如何变戏法把他自己说的W=C+V变成W=C+V+M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在劳动力出卖时,曾假定它的日价值=3先令,在3先令中体现了6个劳动小时,而这也就是生产出工人每天平均的生活资料量所需要的劳动量。现在,如果我们的纺纱工人在1个劳动小时内把1 2/3磅棉花变成1 2/3磅棉纱[12],他在6小时内就会把10磅棉花变成10磅棉纱。因此,在纺纱过程中,棉花吸收了6个劳动小时。这个劳动时间表现为3先令金额。这样,由于纺纱本身,棉花就被加上了3先令的价值。……  我们的资本家愣住了。产品的价值等于预付资本的价值。预付的价值没有增殖,没有产生剩余价值,因此,货币没有转化为资本。这10磅棉纱的价格是15先令,而在商品市场上为购买产品的各种形成要素或劳动过程的各种因素所花掉的也是15先令:10先令购买棉花,2先令购买所消耗的纱锭,3先令购买劳动力。棉纱的膨胀了的价值无济于事,因为棉纱的价值只是以前分配在棉花、纱锭和劳动力上的价值的总和,已有价值的这种单纯相加,永远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请大家注意马克思的这句话:“产品的价值等于预付资本的价值”。这是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也即是说,马克思承认:W=C+V。商品的价值,等于马克思说的预付资本的价值,而预付资本,马克思把它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





这是马克思的第一段话,在这段话里,W=C+V,是马克思自己都承认的。可是,后来,这个W=C+V  公式,却变成了  W=C+V+M,即商品的价值,又变成了马克思说的,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以及剩余价值之和。马克思会变戏法吗?他怎么把  W=C+V,变成了  W=C+V+M  ,是的,马克思的确会变戏法,那么他变了一个什么样的戏法,我们还是从马克思变戏法的过程来分析。





请看马克思变戏法的一段话:“我们的资本家早就预见到了这种情况,这正是他发笑的原因。因此,工人在工场中遇到的,不仅是6小时而且是12小时劳动过程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如果10磅棉花吸收6个劳动小时,变为10磅棉纱,那末20磅棉花就会吸收12个劳动小时,变成20磅棉纱。我们来考察一下这个延长了的劳动过程的产品。现在,在这20磅棉纱中物化着5个工作日,其中4个工作日物化在已消耗的棉花和纱锭量中,1个工作日是在纺纱过程中被棉花吸收的。5个工作日用金来表现是30先令,或1镑10先令。因此这就是20磅棉纱的价格。1磅棉纱仍然和以前一样值1先令6便士。但是,投入劳动过程的商品的价值总和是27先令。棉纱的价值是30先令。产品的价值比为了生产产品而预付的价值增长了1/9。27先令变成了30先令,带来了3先令的剩余价值。戏法终于变成了。货币转化为资本了”。


马克思在嘲笑资本家在变戏法,其实,变戏法的是他,而且他的手法还极其低劣,只要稍微动一下脑子就知道,他是怎么把这个W=C+V  公式,变成了  W=C+V+M的。





他是怎么变得的,很简单,请注意马克思的变戏法过程中的这句话:“我们的资本家早就预见到了这种情况,这正是他发笑的原因。因此,工人在工场中遇到的,不仅是6小时而且是12小时劳动过程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看到了这句话,我们就知道马克思是如何变戏法的了。他把这个W=C+V  公式,中的C 扩大了两倍,变成了2C,既然,这个W=C+V  公式,中的C变成了2C,那么,这个W=C+V  公式本来应该写成 2W=2C+2V的,我们都知道,这个公式是马克思用来形容生产过程的,C 扩大了两倍,变成了2C,自然,以前配合C的V也要发生变化,按马克思的原话说,这个V以前是六小时的劳动力价值,它用来加工一个C, 可现在有两个C了,自然,这个V,也要变成两个,才能加工完两个C,也即是说,这个W=C+V  公式就应该写成 2W=2C+2V的。而其实:2W=2C+2V,还是那个W=C+V。





但马克思还要变戏法,他把本来应该写成的2W=2C+2V,又变成了W=C+V+M,这个戏法变得真不怎么样,他无非是第一,模糊人们的视线,让人觉得:W=C+V+M中的C,就是W=C+V中的C,第二,他还是要模糊人们的视线,把2V非要写成V+M,把其中的一个V变成M,说M 是工人新创造的价值。第三,他还是要模糊人们的视线,以为W=C+V中的W和W=C+V+M中的W 是一回事,是一回事吗?虽然,它们表达的含义是一样的,但是,它们的数值,绝对是不一样的。




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不论马克思如何变戏法,如何把W=C+V变成2W=2C+2V,又把2W=2C+2V变成W=C+V+M,他都是无法更改这样的一个事实的,就是,商品的价值等于预付资本的价值。任何人想用马克思的W=C+V+M来否定马克思的W=C+V(产品的价值等于预付资本的价值),都是在打马克思的嘴巴!






可是,有人说,商品的价值还是大于资本家“预付”的资本了,商品的价值大于C+V了?这不奇怪,只是因为,资本家把该付给工人的“可变资本V“克扣了一部分而已,而不论资本家是否克扣可变资本V,他都无法否定,马克思自己说的:商品的价值等于预付资本(包括该付而未付)的价值。而所谓的M是工人创造的新价值,自然,明白了马克思的戏法,我们就会明白,那绝不是工人创造的什么新价值,而是资本家克扣的工人本身的劳动力价值,原本就是属于该付而未付的可变资本的!




而所谓的剩余价值理论,这么伟大的理论:只证明了一点,资本家发财致富,只是因为他克扣了工人的工资!





草作于2016年5月21日下午 于从吾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20 09:18:34
孟子的学生 发表于 2016-9-20 08:30
马克思是如何变戏法把他自己说的W=C+V变成W=C+V+M的
你好好读一读《资本论》,马克思“产品的价值等于预付资本的价值”的分析是为了与后面对价值增殖的分析作对比,因为只有通过这种对比才能更加清晰地告诉读者“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没有前面的分析对比,读者不仅不了解商品的价值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无法知道这个“一定点”到底在哪儿。

所以,不是把《资本论》作为一个整体来阅读,想要读懂《资本论》,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20 09:19:03
孟子的学生 发表于 2016-9-20 08:24
说得好。

耗费的劳动不相等,为何都卖五块钱,不是违背了价值规律了吗,难道决定价值的不是价值规律而 ...
价值规律是商品交换过程中的本质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不是在每一次交换中直接体现出来的,而是在商品交换的长期趋势中体现出来的,这也是一切科学规律的共同特点。
例如,人可以把石头向上抛起,你难道可以说这一现象违背了万有引力规律,表明地球没有引力吗?
因此,只有通过对商品交换比例长期变动趋势的分析,我们才能真正认识什么是本质的必然性,即什么价值规律,而不会把每一次交换的现象直接当作本质的必然性,当作规律。

商品的价格是在商品交换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出现了货币以后才出现的,而商品的交换比例在商品价格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了。既然分析的是商品交换,当然就不能只分析出现了价格以后的商品交换,何况商品的价格之比归根到底还是商品与商品的交换比例。
因此,把用“一夸特小麦的价格=a?铁的价格”来表示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是不符合商品交换发展的逻辑的,而只有“一夸特小麦=a? 铁”才是合乎商品交换发展逻辑的、商品交换比例的直接的数学表达形式。所以,这里根本不存在什么譬喻或打比方的问题。

马克思不是说两个商品无法比较,而是说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因而无法在量上进行比较。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可比较不等于不同的商品不可比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5 13:40:29
欢迎批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7 09:18:31
欢迎批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9 18:46:43
欢迎批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0 00:11:58
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研究经济学中语言问题的文献,它有多重要,估计作者“孟子的学生”也意识不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0 00:38:05
建议“孟子的学生”网友,好好把这个帖子整理一下,修改充实成一篇文章,正式在经济学或语言学领域的专业刊物上,把它发表出去,这样才更有利于它的学术传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