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048 2
2015-04-24

三部委发声整治银行IC卡乱收费

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发改价格 [2015]533号),要求银行对新发卡或磁条卡换IC卡,应按照“银行与客户共同分担制卡成本”的原则定价,对收费偏高者将进行调查。据悉,该通知自4月20日起执行。而记者发现,多家银行已在通知下发前下调收费标准,有的从最高50元降至5元。



通知指出,应按“银行与客户共同分担制卡成本”的原则定价;换(补)卡可按照“补偿合理成本”的原则定价。各商业银行总行应综合考虑市场营销需要等因素合理确定、调整IC卡工本费上限水平及各分行实际执行的收费水平。如存在超出上述规定原则定价的情况,应及时降低收费水平。

“国家鼓励商业银行对客户实行银行卡工本费减免优惠。”通知特别强调,商业银行确保既有磁条卡继续正常使用,不得强制客户将磁条卡更换为IC卡。要在营业场所或网站主页醒目位置,及时、准确公示涉及IC卡的服务项目、收费水平、适用对象等信息。

今后如出现部分商业银行IC卡工本费偏高、社会反映较为集中的情况,由价格主管部门、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开展成本调查和收费、经营行为检查。

一张IC卡成本费八九元


据介绍,每张芯片卡的成本包括芯片成本和印刷制作成本,各家银行成本差异不大,均通过公开招标向制卡商采购。A股公司武汉天喻信息就是工行、建行等30余家银行的一家制卡商。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天喻信息向银行销售金融IC卡6000万张,金融IC卡等智能卡销售收入5.4亿元。“据年报,目前芯片卡出厂价仅为8至9元。”某大型券商一位电子行业分析师说。

有银行卡方面的专家也告诉记者,前几年每张IC卡的成本大概近30元,现每张卡的成本为八九元。不同银行也会依实际情况确定收费标准。

记者观察到,仅国家发改委近期开出的银行“乱收费”罚单就超过15亿元。


总理多次强制发声


4月17日,李克强总理到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考察,之后在工商银行召集国务院9部门负责人及23家银行负责人举行座谈会。他在不同场合先后四次敦促各商业银行“减少服务收费”。事实上,2012年以来,发改委和银监会一直三令五申要求银行不得对企业乱收费,也经常对银行进行专项检查,并对违规行为进行罚款,但目前看来,仍有一些银行机构心存侥幸,巧立名目乱收费。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规范银行收费不是光让银行自觉律己就可以实现,还需要加大处罚力度,推进更深层次的制度改革。


银行乱收费被重罚近16亿元


一个多月前,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针对企业反映突出的“融资贵融资难”问题,发改委自2013年10月到2014年底,对各类商业银行的150家分支机构收费情况进行了检查,实施经济制裁15.8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发改委并没有披露这些银行机构的名单和具体违规事实。但从公开报道来看,银行违规收费主要存在五大问题:一是与银行贷款捆绑,不交财务顾问费就不能申请贷款;二是收费与服务质价不符,有的收取上百万元服务顾问费,所提供的服务只是从网上下载几本财经杂志;三是转嫁成本费用,把本该银行承担的房屋评估费、抵押登记费等转嫁给贷款申请企业;四是“同业搭桥”,通过信托等中间单位,迂回向高污染等行业违规投放资金,收取高额服务费;五是超标准、巧立名目向企业收费。


以某中等商业银行为例:在对企业贷款所能提供的“服务”中,竟有六至八大项目,其中有安排费、承诺费、代理费、常年财务顾问费、专项财务顾问费等等。


顾问费为贷款余额3%


在收费金额上,银行普遍依据贷款金额的一定比例作为收费标准,以“融资顾问费”为例,部分银行的此项收费与总金额和贷款余额挂钩,如果按照“每年按贷款余额的3%收取并购顾问费”的标准计算,也是一笔惊人的数字。


更有一些收费,完全是匪夷所思—曾有某国有大行分行向一家建材批发企业提供的常年财务顾问服务中,竟还包括“2012年四季度电影放映行业分析报告”;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向客户收取财务顾问费用后,提供的服务居然是组织客户采摘杨梅……


2013年9月,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有关负责人曾表示,从2012年开始,发改委根据20多起举报对银行乱收费情况进行了调查,每一个举报都被查实。很多商业银行只收费不服务,或者说提供一些象征性的服务,实际上就是乱收费。各种乱收费加起来,贷款成本很多超过15%。


监管部门下令规范收费 仍有银行顶风作案


201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要求,对于直接与贷款挂钩、没有实质服务内容的收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随即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浦发等银行出台减免企业收费等举措,预计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370亿元至390亿元。


在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下,大部分银行都减免了多项对企业的收费项目,不过各地仍存在顶风作案的银行。今年1月14日,发改委价监局收到华盛天成(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投诉,反映某股份制银行天津分行在融资过程中违规收费,增加企业负担,要求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收费监管,保护企业利益。在发改委价监局和天津市发改委的介入下,1月27日,该银行天津分行向企业清退全部违规收费49.9万元。


而从各地银监局公布的处罚信息看,因违规收费被处罚的银行还不少。比如,去年,北京某银行分支机构就因为乱收费被处以20万元的罚款。


去年6月,湖北物价局共检查20家商业银行,依法实施经济制裁1.12亿元,其中:向贷款企业清退5852.33万元、没收违法金额569.26万元、罚款4763.86万元。


去年年底,安徽物价部门在检查中发现,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普遍存在捆绑收费、强制收费、只收费不服务或少服务,以及转嫁成本增加客户负担等违规收费行为。各银行被实施经济制裁金额共计6483.06万元,其中退还2882.31万元,没收941.81万元,罚款2658.94万元。


也许银行自己也知道此举理亏,因此千方百计地回避取消收费的问题,很多银行都没有在大堂贴出取消收费的公告,以防客户据此来找自己理论。南京的一家银行甚至把取消收费公告“藏”进贵宾室,以免普通客户发现,反正这些费用对VIP客户本来就是免收的。


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之所以视银监会、央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的通知为废纸,公然抗命,恐怕也是吃准了有关部门不敢拿自己怎么样。有关部门叫停银行收费,目的并不是在于清理违规收费,而是在让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给客户以恩赐,而对银行不遵守通知精神的后果,更是只字未提。


一直以来银行对监管部门对银行乱收费的所谓清理都不是很在乎。旧的收费项目叫停了,就增加新的或者干脆换个新名义,变着法地从顾客口袋里掏钱。反正银行有“定价自主权”,说收就收,根本不用考虑客户的感受。


如此看来,银行的收费项目之所以越减越多,除了银行善于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牟取暴利,关键是有关部门的监管形同虚设。叫停收费的速度根本赶不上银行出台收费项目的速度,更别说多部委联合下发的收费禁令也常常被银行当废纸了。


要真正遏制银行的乱收费行为,监管部门就应该明确承认银行的违规收费事实,并依法予以处罚。否则,尝到甜头的银行决不会甘心放弃这一重要利润来源,一边叫停、一边新增收费项目的闹剧也将继续上演。


转自财金阅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6-10 15:55:21
手续费好贵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21 21:11:10
工行都没舍得开短信提醒的人飘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