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16365 33
2008-10-05
标签:
    官员  关系  政绩 

近几年来,相当多的文章认为官员升迁主要是基于经济绩效。坦白地说,我个人从来不同意这一观点。和许多老百姓一样,我相信官员的升迁主要源于“关系”。幸运的是,下面这篇论文对“政绩观”提出了有力的挑战。

让我概括一下该文的观点(41页)。从理论上讲,政绩不是省级官员升迁的主要依据,因为:中国的经济分权根本不是真正的财政联邦主义,各地方没有充分的权限;当市场处于转型时期,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非常重要;地方发展经济会产生地方保护主义,这与中央的部署往往是冲突的;政府的目标往往是多元化的,不会仅限于经济绩效;中央高层对省级干部在政治忠诚方面的信息不可能通过经济绩效来完全反映。总之,由于这类信息不对称使得纵向的政治联系、个人关系成为省级官员升迁到中央的主要因素。作者利用1987-2005年间212个省级领导人的1101个观测值证实了“关系论”,拒绝了“政绩观”。文章的probit回归方程是:是否升迁=政治关系+经济绩效+个人资历+时间(控制变量)+地区因素(控制变量)+e。最重要的政治关系用两类指标度量:是否团派,与政治局的联系(老乡、校友和工作经历)。结果表明,政治关系高度显著,而经济绩效不显著甚至为负。这篇文章的缺陷是,没有揭示“亲缘关系”,否则结论会进一步得到强化。

Opper, Sonja and Brehm, Stefan, 2007, “Networks versus Performance: Political Leadership Promotion in China”, Lund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如下:

253237.pdf
大小:(765.04 KB)

 马上下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6 10:13:2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0-5 22:39:00
这个话题很敏感,还是不谈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5 22:47:00
政绩是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5 22:58:00

我觉得这个回归中没有体现政绩和关系的关系。我觉得是正相关的。

我觉得关系不是生而有之的,而是靠金钱来疏通的。像明朝,地方官员鱼肉百姓的钱,绝大多数都不是自己得,而是关系投资了,给上级了,给京官了。

现在也一样,关系要靠投资。如果地方政财政不发达,就缺少疏通的钱(很多县公务员工资的发不起),所以也没关系。因此,地方出政绩(财政收入)的激励,可能部分来自关系投资,而不是直接和升迁发生关系。

另外,文章只拿了省级领导做回归,我觉得还不能说明问题,市,县级领导的升迁可能可经济确有关系,一些现代官场小说反映了一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6 07:18:00
搜索到这篇paper,下载不来诶...顺便问一句,是用fe还是re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6 13:00:00
两者缺一不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