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850 0
2015-04-25
中山大学概况: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学术与文化中国南方重镇和人才培养南方高地。主校区位于中国现代大都市──广州,校区同时延伸至美丽的海滨城市珠海。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在教育部和广东省共同支持下,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中山大学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初步形成了“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色。现在,中山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以“人心向学”的理念,突出抓好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为培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未来学术精英、行业领袖和其他社会英才而努力,为把中山大学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
学科影响力表现突出:学术影响力进入世界前1%的学科领域数16个,在全国高校排第2,进入前0.1-0.5%的学科领域数7个,在全国高校排第3。
       师资队伍实力雄厚:院士13人,长江学者和杰青人数全国高校排第八,千人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
        人才培养质量高:本科生就业率、研究生就业率、就业满意度、主要行业入门考试通过率等均居全国高校前列。
        科研能力连续大幅提升:连续三年超过10亿元,2012年科研总经费达13亿元,全国综合性高校排第6。
与一流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走在高校前列: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和法国格勒诺布尔综合理工学院等建立平台和机构。
        医科整体实力与医疗规模和质量居全国领先行列:医疗规模在985高校中排前五,重点专科数在全国高校并列第4位,眼科中心在全国排第1,肿瘤中心在全国排前3,附属第一医院在全国综合性医院中排第8(其重点专科数在全国排第4)。
中山大学图书馆创办于1924年,是中山大学信息资源与服务中心。近年来紧密围绕中山大学教学与科研需要,持续进行信息资源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拓展、完善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提供多层次、高水平的信息资源服务。
中山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经过数十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山大学图书馆已逐步建立起文、理、医学科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截止到2013年 12 月,中山大学图书馆纸质馆藏总量达632.43万册 ( 件 ) ,其中,古籍图书近 44.74万册;中文纸本期刊64.00万册;外文纸本期刊 35.72万册;中文电子期刊40325种;外文电子期刊43131种;中文电子图书122.43万册;外文电子图书46.06万册;光盘及网络数据库 300 多种;多媒体光盘资源 5.99万片。
中山大学图书馆
中山大学图书馆系统现由南校区图书总馆、北校区医学图书馆、东校区图书馆、珠海校区图书馆共 4 个校区图书馆和经济与管理学科分馆组成。馆舍总建筑面积达 11 万余平方米,设有阅览座位7104个,检索和服务终端 455 台。
  中山大学图书馆现已完成局域网的全面升级改造,建成主干为千兆,百兆到桌面的高速局域网。在全校四个校区图书馆以及一个学科分馆中使用统一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建立了无缝连结,形成了便利的分布式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建、共知与共享,及图书资料通借通还。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中山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1935年春,中山大学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三所高校经当时的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研究院,是我国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院校。至1948年,共培养研究生56名。新中国成立后,中山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继续发展,1949年至1967年,共培养研究生177名。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大学是我国首批恢复研究生教育的院校。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我校正式设立研究生院。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后,新中山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体系更加完善,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管理科学等11个学科门类。目前在读研究生2038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657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