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交易业务将在不久推出的消息目前市场上传的沸沸扬扬,不管什么时候推出,先对它有一定的了解总不是坏事。它对于目前股市中的大部分股来说是一种新鲜事物,为了朋友们能心中预先有个准备,以防到时措手不及,操作上手忙脚乱,我今天为此专写一博文,用分类解析的方法写来,希望朋友们能看懂.此文供需要得到帮助的朋友们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是融资融券?
融资融券,是指客户向券商借款购买证券或借进证券出售的一种交易行为.它好比是银行信用卡中的一种透支行为。
我尽量讲的通俗易懂。投资者在开立证券信用交易账户时,须存入初始保证金,融资的初始保证金要有一定的比例。比如:初始保证金比例为10%,融资可购买股票为初始保证金的10倍;初始保证金比例为20%,融资可购买股票为初始保证金的5倍;以此类推,具体看制订的条例细则.
融资融券交易在我国资本市场并非新生事物,早在1993年开始,券商就开始为客户提供"透支"服务,即客户向营业部借钱买股票或借股票来卖。当时由于在机构自我约束力和金融监管能力不足的背景下,券商违规融资、挪用资金、重仓庄股,客户不顾风险借国债之名炒股等,最终导致庄股崩盘,参与者血本无归,众多券商身陷亏损黑洞。1996年,证监会禁止了融资融券业务。
操作中注意问题
一,融券卖空所造成的股价回调速度和程度可能引发恐慌,导致市场跟风抛售,这将使得投资者出于平仓的压力而非自愿减仓。因此,投资者应该尽可能避免大规模的融券卖空,特别是在市场低迷时尤其要谨慎。
二,散户的资金和持券量都比较小,因此,一般情况下基于做空动机的融券卖空只适合于机构投资者;散户投资者只有在坚持长期看空某只股票,或跟风大盘下行时才融券做空,但必须要看准个股与大势,否则风险将更大。
三,在股价下跌过程中,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往往被深套后,却缺少资金进行补仓以拉低持有成本。此时,投资者可利用持有的套牢股票去质押融资,以获得新资金进行补仓,并等待股价的反弹。但必须要确定是底部或者是阶段性底部,否则亏损将会进一步放大。
四,融资融券应该分开说更容易让人明白,融资就是做多,融券就是做空.所以从这层意义上说,融资融券交易的数据信息能为市场提供最新动向的风向标。比如,当融资余额持续上升而大市又在上涨时,表示市场对后市持续看好;当融资余额上升到一定程度大市开始持续下跌时,表示融资者很有可能会面临强制平仓追缴保证金,那后市看跌;而当大市上升后而融券余量开始持续增加,表示市场对后市看淡。还有个融资量与融券量比率的关系,我们知道,市场在融资的同时也有融券,从这二者融入量的比率上可用于行情判断,例如融资量比融券量高,代表后市被市场大部分看好;相反,融券量比融资量高,就是市场中大部分看空;在融资及融券交易量到达相对平衡状态情况下,市场将呈现横盘震荡走势。
五,融资融券的保证金杠杆交易既放大了收益,同时也放大了损失。当经纪行强行平仓或关闭投资者信用账户时,投资者就丧失了在市场回暖时重新盈利挽回损失的机会。
融资融券推出后的预期
一,初期试点券商的数量估计有限,券商的自营资金和证券也有限,所以,试点时期融资融券交易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将是心理作用,对于大盘过不多久估计就没多少实际影响。但对于个股上就很难说,如果监管不力,很容易会出现恶意做多和恶意做空的庄股。
二,融资融券交易推出将改变投资者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单边市”格局,将提高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从而将增加市场价格弹性,特别是对于个股而言。
三,对于新股申购,融资交易本身具有的杠杆作用将有利于减弱新股发行对市场的资金需求压力。如果考虑到投资者可能运用二级市场的筹码,抵押融资以申购新股,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新股发行对二级市场抽血带来的股价冲击。
四,融资融券交易制度改变了市场“单边市”的格局,使得投资者不仅能在市场行情上涨时通过做多获利,而且也能够在市场行情下跌时通过做空获利。投资者的盈利模式发生改变,操作手法也相应会变得丰富和复杂,相互之间的博弈也变得更加激烈和微妙,对于资金量小的中小投资者千万要慎之又慎。
五,以往基金主要是靠相互抱团,对重仓股的锁仓并拉升净值,这就导致后来6124点时相当多的基金重仓股估值畸高。引入做空机制以后,将使基金抱团锁仓做多的情况大为减少,这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反倒是能起平衡市场的作用。
六,融资融券交易虽然提高了市场的活跃度,增加了股票的换手率,但是这是以市场更高的交易成本为代价的。试点券商向申请融资融券交易的客户收取7%以上的年利息(本人是按目前银行利率),在美国等成熟市场投资者年复合收益率达15%左右(次贷金融风暴之前),已经算是不错的业绩,相比于7%以上的融资融券年息,等于一半的收益被吃掉,从这点上说,融资融券交易也要三思而后行,不到关键时刻不见得去融,也就是说,这会抑制投资者的融资融券交易。
七,融资主要是放大资金供给,融券卖空主要是实现股价的迅速回调和再定价,这使得两者都将诱导投资者的行为短期化,也就是短线的速战速决。
管理层监管问题及预期后果
一,尽管投资者的信用证券账户采用实名制,但是现实中有不少机构拥有多账户是事实,其目的说穿了就是为了盘面操作中采用对敲等手法操纵股价,融资融券交易如果管理层监管不力,那将加强坐庄者锁仓拉抬或压股价的能力,从而更加加大市场被人为操控的风险和可能性.特别是卖空行为,能够增加市场的空头力量,使得内幕交易以及滥用市场的行为变得更加容易,加剧了市场的动荡。
二,融资融券交易量比信息是市场最新动向的风向标,特别是融券余量信息更容易诱发市场的大幅下跌。因此,如果管理层监管实施过程中出现信息不公平不公正,那机构投资者必将利用自身的筹码优势和信息优势操控内幕,谋取市场超额非法收益,侵害散户们的利益.其结果,股市又将增加一种新的不公平,导致会新的不和谐.当然,我只是提前说说,希望管理层吸取以往教训,具体要看管理层的监管了。
三,监管不力,很可能会发生内幕交易,比如象地下融券以达到其压的目的,那么对于个股和其中的中小投资者而言,将是一场灾难。
转自:挚刚的博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6 15:35:0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