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20 0
2015-04-27

自贸区“邻居”们的爱与愁

上周二(21日)广东自贸区挂牌,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分别有超过8000多家和2万多家的注册企业入驻。广州南沙自贸区挂牌次日,即4月22日,就有1500多家企业排队进驻。着实让人感受到了自贸区的含金量有多重。

自贸区近邻所在的区域,其纳税大户要迁至自贸区发展的传言不断被坐实,也不断刺激着自贸区“邻居”们的神经。毫不夸张地说,如何向自贸区借势的同时,避免其“虹吸效应”伤及自身,已成为当下自贸区邻居们要共同面对的一项新挑战。

基层官员忧心自贸区拉走优质企业

“招商引资形势很严峻”……几周前,横琴自贸区挂牌的消息仍未明确之际,珠海一名镇级干部就忧心忡忡地向记者诉苦,称随着自贸区挂牌,不光很多新项目将首选横琴,甚至连一些已在当地落户的优质企业如今也有意搬迁总部,让他们感受到巨大压力。

企业要“搬家”的传闻不断刺激地方的经济神经。例如在珠江西岸某城市,多名受访人士称听到传言,一个年纳税上亿的大企业有意将总部搬迁到某自贸片区。由于占到所在镇区当年税收近四成,一旦这笔税收流失,对于当地的影响不言而喻。该大型企业相关人士回应南都记者,因看好自贸区位和政策优势,企业已提前在广东自贸区的一个片区注册成立两家全资子公司,但只是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布局,总部仍不变。至于未来会不会搬迁总部,该名人士未予以证实。

邻居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截至今年4月23日,横琴各类注册企业共计8477家,是2008年横琴新区成立前的18倍。近几个月平均每月新增企业约400家,而之前每月的数字约为200多家,企业涌入的速度提高了一倍。

自贸区注册企业多在异地办公生产

连续多年以来,广州天河区多次积极出外招商,从长三角等地“撬”来了很多纳税大户。但对内,它也面临着一个作为长兄的难处:以出色的营商环境和城市C B D的地位为广州这个大家庭争取来了税收大户,但却被拥有更优税收政策的兄弟———萝岗区带走了一些总部企业。

如安利(中国)有限公司,在天河区中信广场购买或租赁了多层办公室。虽然这里是其全国企业总部,但只有多个主要部门及高层办公地点在此办公。其注册地和纳税所在区都在萝岗,那里才是其真正的“总部”所在地。

当下,自贸区来了!高端服务业或金融企业为了能享受到自贸区的福利,但同时也不舍得离开高端企业已经集聚的城市中心商务区的情况下,会否又出现“企业注册地在南沙,主要的经营、市场等部门的办公地点设在天河”的局面呢?

作为广州各区经济的“老大”,广州天河的担心或许不是杞人忧天。据知情人向记者介绍,目前在横琴注册的这些企业,就有过半数都还在横琴以外的地方办公、生产。同样,深圳企业在前海注册,办公地在前海之外的情况十分普遍。据相关人士透露,在前海注册的2万多家企业中只有1000家左右在前海区内办公。

传统企业入驻自贸区重在谋转型升级

对于企业搬迁进自贸区,造成对原所在地经济受冲击,深圳前海立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 E O朱玲玲认为,这种担忧,在深圳市内的福田、罗湖等地身上同样存在。他们一样担心前海会抢走他们的龙头企业。“但是否落户自贸区,这是企业基于自身发展策略选择,ZF间的市场壁垒会弱化”。

年前,朱玲玲所在的公司从200家莞企当中,抽取10家企业作为样本进行详细调查。这些样本主要来自制造业和零售行业,年营业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据朱玲玲介绍:“本次走访中,东莞企业最关心的是转型,且最需要的是人才和资金。”

而对于邻居东莞的企业而言,前海不仅是高级人才对接企业的通道,而且其在融资方面也能帮入驻企业通过跨境人民币贷款等方式,为公司合法注入低成本资金。因此,“企业一般会新设一家企业,或者设立子公司的模式,将属于政策鼓励的部分搬到前海,享受优惠”。

汇富集团就是这样做的。目前他们已在前海设立了保理和供应链公司两家新公司。集团销售总监肖枫表示,根据集团公司的经营策略,东莞公司方面服务传统进出口制造企业,而深圳公司方面根据当地产业优势和港口优势,服务电子等高科技产业。

东莞泰耀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胜先也计划在前海设立新公司,将原研发设计部分进行独立管理。“现在设计工艺要求越来越高,产品的设计理念、工艺产品要跟国际接轨,别人才会看上你”,如今公司人才缺乏,希望在前海能够找到设计类人才,另外资金也是另一方面的考虑,入驻前海意在打造全球最专业的奖牌生产商。

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成了东莞不少企业进驻前海自贸区的原因之一。这与国家设立自贸试验区的初衷不谋而合。

[应对]

学习自贸区

建东莞“负面清单”

横琴自贸区挂牌第二天,珠海某区发改局一名负责人向南都记者坦言,确实有部分企业的总部往自贸区搬,短期看,自贸区给当地经济将带来一定震荡,该部门今年将把研究、探索如何与横琴自贸区创新改革对接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我们既要学习自贸区的长处,也要找办法应对多种优惠政策在自贸区形成的政策洼地效应给周边区域带来的冲击”。该名负责人甚至提出打造自贸区“后花园”,承接横琴溢出需求的计划。

珠海某区ZF一名干部则认为,在政策优惠上,其他地方比不过自贸区,但也可倒逼地方努力提升行政服务质量,通过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来吸引企业。

东莞商务局方面则表示,目前,东莞商务局正加强对自贸区政策研究,结合东莞实际,争取有更多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延伸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制度。另外参照广东自贸区负面清单目录,深化东莞建立的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项目备案制,利用自贸区国际信息、采购、配送中心等平台,推进东莞各类产业与自贸区的协作发展,力争打造成为自贸区后方的生产、科研、物流、配送基地。

[专家视界]

自贸区冲击有限

只会带来巨大的拉动作用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郑天祥认为,自贸区的虹吸效应确实存在,但不用过分放大这种担忧,毕竟横琴自贸区规模很小,土地十分有限,根据现在的定位,其发展重点是高端会展、旅游、高新技术等产业,对周边地区的冲击有限。

郑天祥说,自贸区不仅仅只是横琴、前海、南沙的自贸区,将辐射整个泛珠三角,比如德国的汉堡自由港,服务的是整个德国的企业,只是对于区内外的企业待遇有所不同,今后周边地区在进出口方面同样可以享受自贸区带来的巨大拉动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