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589 39
2008-10-07

在这里,为了讨论明晰我们先给定两个定义:定义现钞为第一货币,现钞的符号(如支票、电子卡)为第二货币。

我曾经提出一种观点,如果央行不增加印制第一货币,即系统第一货币总量不变,则银行按乘数贷款时是对社会一般公众财富的掠夺,会将社会的第一货币吸干

理由是:银行按乘数贷出的那部分货币是支票等第二货币,且是虚拟的,没有第一货币作保证。自然由于银行的特有信誉,银行贷出的第二货币与第一货币具有完全相同的购买功能。但是社会一般公众没有这种信誉,他们开出的支票等第二货币一定得有第一货币作保证,否则是空头支票,不算数,所以他们还贷的货币最终一定是第一货币。这样随借贷行为的进行社会公众手中的第一货币就会不断减少。比如银行的本金为1万元(注:本金一定是第一货币),按乘数10贷款,则其贷出量为10万元,自然其中有9万元没有第一货币作保证。但是由于一般公众还贷的货币一定是第一货币,这样还贷后银行有第一货币10万元,比原来净增加9万元(不考虑利息)。

非均衡状态对此有异议,他说:仔细看了你的货币无偿发放理论。你整个理论的基础是银行用基础货币通过乘数贷出去的款,最后必须用实在的钞票来还贷。这说不通,为何不可用存款来还贷。存款=贷款。所以最终银行仍然只是保持基础货币,不会有多的钞票。你说用存款还贷就是退贷,违反常理。那你可曾注意贷了款又存入银行也是有违常理。

我们谁对谁错,请大家帮助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0-7 00:42:00
以下是引用曹国奇在2008-10-7 0:06:00的发言:

非均衡状态对此有异议,他说:仔细看了你的货币无偿发放理论。你整个理论的基础是银行用基础货币通过乘数贷出去的款,最后必须用实在的钞票来还贷。这说不通,为何不可用存款来还贷。存款=贷款。所以最终银行仍然只是保持基础货币,不会有多的钞票。你说用存款还贷就是退贷,违反常理。那你可曾注意贷了款又存入银行也是有违常理。

曹先生,我认为非均衡前句有道理,贷款无需相同规模的现金还款。但存款=贷款,不对。应是存款>贷款。而存款支取会派生更多现金。所以,基础货币创造基础货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00:48:00

举个例子:

银行自有资金1万,贷款给房地产开发商B,B付款给地主A,A存银行;银行贷款1万给购房者C,C付款给开发商B,B偿还银行贷款。B偿还银行的钱从哪儿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12:41:00

为什么纸币被称作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体现的是一种信用关系

楼上前面说C付了一万给B,转身问B哪来钱,什么意思?

信用货币说白了,不过体现了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对于货币持有者而言,只要商业银行不倒闭(这种可能性极大),持有现钞和在商业银行开立账户持有货币是完全没有区别的,完全不存在谁剥削谁的问题。如果硬所有区别的话区别就在于持有钞票可能被偷被抢,弄丢,小额交易比较方便,仅此而已

货币是货币当局发行的,商业银行只是信用创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12:55:00
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8-10-7 12:41:00的发言:

为什么纸币被称作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体现的是一种信用关系

信用货币说白了,不过体现了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对于货币持有者而言,只要商业银行不倒闭(这种可能性极大),持有现钞和在商业银行开立账户持有货币是完全没有区别的,完全不存在谁剥削谁的问题。

货币是货币当局发行的,商业银行只是信用创造

你说的很对,但你好像和楼主在根本不是在一个基础上讨论一个问题。

楼主没把纸币作为一种央行的信用,而是作为财富的代表。 [em07]

在楼主看来,商业银行的信用,其目的不是配置资金,

而是用自己的“假信用”(第二货币)来骗取财富(第一货币)。 [em07]

我认为,这才是区别的源头。

以下是引用曹国奇在2008-10-7 0:06:00的发言:

在这里,为了讨论明晰我们先给定两个定义:

定义现钞为第一货币,现钞的符号(如支票、电子卡)为第二货币。

我曾经提出一种观点,如果央行不增加印制第一货币,即系统第一货币总量不变,

则银行按乘数贷款时是对社会一般公众财富的掠夺,会将社会的第一货币吸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13:05:00

这个理论不对,这种信用货币,最后一定是实现给付 功能的,那么实现这个功能的时候,它必须转化为第一货币,而这个货币是银行提供的,他是一个等量过程,不会凭空多出9万货币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