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结构性理财产品是指在产品设计中嵌入了金融衍生工具,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金融衍生工具最终投向的标的表现挂钩的一类理财产品,是将固定收益证券的特征与金融衍生工具特征融为一体的理财产品。
结构性理财产品一般都会与国际市场投资接轨,具有投资渠道广泛、组合多元化的特征。这将大大改善投资者在面临国内政策变动时候相对被动的局面。另外,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相对收益率也比较高。但其所面临的风险也较高,国际市场变幻万千,各类经济体出现动荡的机率较高,因此投资者很难准确把握住投资机遇,对风险掌控能力也是不小的考验。
分类:
结构性理财产品通常根据客户获取本金和收益方式不同进行分类,一般分为保本固定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 和 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三类。
(1) 保本固定收益型产品:银行向客户承诺本金安全和固定收益,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
(2) 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银行保证客户本金安全,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并依据实际收益情况来确定客户实际收益。当前,与汇率、利率、股票价格等挂钩的产品多属此类产品。
(3) 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银行则不保证客户本金安全,也不承诺收益情况,风险由客户承担。
目前推出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主要与外汇汇率、人民币汇率、黄金价格、石油价格、股票价格及国外利率水平等相关联。挂钩产品标的不同,往往决定了理财产品收益情况。
首先,比如说小明的爸爸买了一个一年利率6%的产品,于是100块钱一年后变成了106块钱。他们说,这叫理财。小明花了1块钱去买了一个彩票,中奖了奖金5块钱,没中奖就什么都没有,于是100块钱最终要么拿到105块钱,要么拿到110块钱。
最后,至于更严谨的解释,我们也为你呈现如下:结构性理财要有可以生息的、安全的基础资产(比如债券啊什么的固定收益类资产),然后再付出一定的成本,买一个衍生工具比如期权,于是最后的结果好像下面这个图一样:要么保本,要么大赚。
优缺点:
优点 第一: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基本模式是“固定+衍生”,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小部分资金进行衍生品投资,实现在保本的目标下博取可能的高收益。这一点正好满足投资者要求,即拥有资本市场的高收益,又不愿意冒损失本金的风险。
第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在设定上较其它类产品有明显优势,可以达到10%甚至14%,大部分结构性产品设计为到期100%保本,有的产品还设置了最低收益率的保证。以目前情况来看,结构性理财产品发展良好,普益财富数据显示,在2012年结构性理财产品中,有一半以上的产品都实现了最高预期收益率。 此外,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门槛较低,通常几万元即可。
不足 流动性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最大缺点,因为它通常是无法提前终止的,不适合短期投资。此外,结构性理财产品拿到高收益条件的限制较为苛刻,从而降低了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机率。
我国现存问题:
1. 起步晚,创新能力不足,对结构化产品认识不足,基本在模仿外资银行的产品。
2. 国内缺乏一个足够发达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缺乏有效的定价和风险对冲机制。
3. 销售人员缺少对产品的足够认识,不能较好指引投资者意识到其中的风险,过分利用预期收益率误导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