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15079 37
2015-04-30
    二战之后,日本和东亚四小龙实现了从中等收入国家到高收入国家的转变,被称为东亚奇迹。东亚奇迹发生的原因一直以来是经济学学者讨论的热点;至今,关于东亚奇迹产生的原因,已经有“儒家文化说”、“冷战说”、“市场经济说”、“ZF干预说”等;林毅夫教授在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提出了基于要素禀赋结构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并认为东亚奇迹发生的原因,是日本与东亚四小龙根据自己的要素禀赋结构,实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使得自身的企业、产业拥有自生能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使得经济高速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二战后中国与其它发展中国家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违背比较优势,导致企业、产业没有自生能力,因此需要ZF补贴,因此而严重地扭曲经济,最终导师经济发展的失败。
   因此,在新结构经济学的框架下,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成功发展同时需要一个有效的市场与一个有为的ZF,利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通过技术引进,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追赶效应,从而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
   东亚奇迹的模式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发展路径。然而,关于东亚经济的批评也时常存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认为,东亚奇迹是通过高投资实现的,而不是靠长期的技术进步,因此不是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在东亚经济体中,日本经历过金融败战与失去的十年,东亚四小龙的经济也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中遭到很大的打击,这些似乎验证了保罗克鲁格曼对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批评。
   关于东亚奇迹,希望大家从东亚奇迹的原因、发展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市场与ZF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经济危机对东亚奇迹的冲击、东亚奇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等角度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4-30 17:17:27
我个人觉得,东亚奇迹的几个主要国家都经历了持续的ZF管理创新,而在一个整体极权的环境下,为什么会有持续的创新?难道真的像目前研究指出的是由于我国实行的分权制?分税制?反过来看,分权制、分税制本来就是一种ZF管理创新,因此拿分权来解释分权根本就是套套逻辑。所以我觉得,要理解我国乃至东亚的持续经济增长,首先要理解为什么在极权的环境下能有持续的从中央到地方的ZF管理创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30 17:34:49
houyunhuang 发表于 2015-4-30 17:17
我个人觉得,东亚奇迹的几个主要国家都经历了持续的ZF管理创新,而在一个整体极权的环境下,为什么会有持续 ...
谢谢支持!从整体集权下的ZF管理创新角度看东亚奇迹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1 23:45:00
    东亚奇迹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形成的东亚模式,一定程度上是通过ZF制定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通过投资促进技术引进,利用自身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实现追赶效应,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投资,就会形成竞争优势,促进本国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利用资本积累带动技术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4 12:24:45
我认为经济增长是分阶段的,在每一个阶段的主导增长的因素是不同的。
所为的技术进步是对谁而言的?对经济体之前的技术水平而言的还是对人类技术的最前沿而言的?所以,我认为,对于一个经济体,泛泛的谈技术进步是没有意义的。
中国从开个开放之后取得了不小的经济发展成就,但是对于早期,比如说78年到98年,讨论当时的技术进步是没什么意义的,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产业链末端的低级加工业的发展来取得的,技术进步可以忽略不计。
我比较同意林毅夫先生的观点。对于穷国,还是应该发挥人力成本低的优势,发展初级加工业提高国民收入,就像富士康这样的企业。然后在国家有钱人民有钱的情况下对教育进行投资,发展人力资本,沿产业结构拾级而上。技术进步还是要靠人来实现的,人力资源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4 12:36:35
血雨中楼上听风 发表于 2015-5-4 12:24
我认为经济增长是分阶段的,在每一个阶段的主导增长的因素是不同的。
所为的技术进步是对谁而言的?对经济 ...
    谢谢您精彩的回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