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3327 0
2015-05-02
【佛教是沙门一员,什么是沙门】
  
  佛教自称沙门,那么什么是沙门。
  沙门是佛陀时代,印度社会上出现的一股思潮,它的目的就是反对婆罗门教内的住世修行。
  沙门所反对的是住世修行,并不是什么具体的观点,婆罗门教内也有沙门思潮。
  
  那么,什么叫住世修行。传统上,以婆罗门教为代表的印度修行把人分为四期——儿童期、学习期、住世期、遁世期。
  儿童期大致就是学前阶段;学习期相当于我们说的上学期间;住世期是学习完成到老年这个阶段;遁世期是进入老年以后脱离世俗生活的隐居阶段。
  【补充说明】印度传统上没有养老观念,传统上,印度整体追求解脱修道,在印度人的观念中,人老了,子女对父母进行赡养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它会使老年人耽于物质生活,而退失修行之心。所以,子女对年老的长辈放弃生活上的赡养是一种被鼓励的美德,也就导致了老年人普遍都有一个晚年遁世期隐居修行现象的出现。
  
  古代婆罗门教强调在家修行,进入住世期以后,娶妻生子,融入社会生活,在这个同时进行修行是主要的修行内容,一般婆罗门都是家族式的。
  
  沙门思潮的主要核心是反对婆罗门的住世在家修行,所以,沙门思潮的特点是强调两个内容——离世、出家。
  离世,也就是尽可能远离社会生活环境、如无必要,不接触任何社会中的其他人群或团体,更脱离一切社会生产生活等活动;出家是脱离家庭;经中讲,所谓辞亲出家,出家是指脱离家庭,用现在的话说,接近于断绝一些亲缘关系。
  
  区别沙门与非沙门的标志就是两条——出家、离世。
  佛陀当初开显佛教,就是沙门思潮中的一员,佛教也自称沙门。提婆达多分裂教团时提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不住于山野无人之处,而是住于村城房舍之中,这一点是典型的违背了佛教沙门的特色。
  
  【附述】沙门是一种思潮,而不是一种理论或观点,因为这个沙门群体中,在理论观点上并没有统一的内容,不管你持什么观点,哪怕互相之间在理论上针锋相对,只要支持和实践离世出家这一行为,就是沙门中的一员。所以,我们看《沙门果经》中对属于沙门这一思潮中的各种观点的概述,互相之间差异是非常大的,很多观点也是对立的,但观点的差异与对立,并不影响他们都属于沙门,因为沙门的标志是离世出家,而不是哲学世界观或宗教学说观点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