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是1950年王亚南就任厦门大学校长后即在当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办的新中国高校第一所,直属教育部,并由王校长亲兼首任所长,同时招收研究生。1958年在师生大兴实地调查研究基础上创办《经济调查研究集刊》,并由中宣部批准1959年改名为《中国经济问题》正式发行,又成为新中国高校创办的第一家经济学专业杂志。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与《经济研究》并列为全国两大经济学杂志,有北《经》南《中》之称。《中国经济问题》在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发表许多名家名篇、新人新篇,为我国经济建设、理论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重大贡献。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经济问题》是王亚南留给厦门大学的两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后继者几十年心血浇灌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科研的前沿阵地。令人不无遗憾的是如今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经济问题》的持续发展因外部制约和内生不足遇到空前的困难。如《中国经济问题》长期没有人员编制,审稿编辑均靠研究所和经济学院部分老师的业余无偿劳动的奉献。经费短缺,却坚持择优用稿,不收版面费,还付稿酬。在目前条件下,除同仁继续艰苦奋斗、恪尽职守外,还计划优化重组编辑部,并拟建《中国经济问题》发展基金。经大家推动,胡培兆老师同意以继承和光大王亚南开创的事业为重,用他名义筹措“胡培兆·《中国经济问题》发展基金”。希望关心《中国经济问题》的校友能在财力上予以支持并能加入到重塑杂志的运作过程中。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竭诚希望各位校友秉持“学贯中西乃为博,才高德厚以济世”的胸怀意境,积极响应捐赠,以共同表达对经济研究所的深情厚谊。无论轻重厚薄,我们都欢迎和感谢,也将载入所和《中国经济问题》史册
文章来源:http://jys.xmu.edu.cn/displayNews.asp?id=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