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611 5
2015-05-03
【觉悟(菩提Buddhi)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无上正等觉——
  梵文:anuttarām samyak sambodhim
  音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直译:anuttarām(最优,无上)samyak(正确的,适当的;sam:正;yak:平等)sambodhim(觉悟;sam:正,bodhim:菩提,正量)
  又译: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正等觉、正觉、觉悟、菩提、正量、正遍知、等。
  
  什么意思——最终究的、最彻底的、最终极的对一切的识知。
  
  菩提是什么意思——印度阿德里雅有过最精确的描述,有三个含义——
  1、认知动作:记忆与经验(其中正确的经验即所谓“正量”包括最基本的现量与比量)等。
  2、认知工具:理解力、、思维、经验、禅定、及我们使用的观测实验工具等技术辅助等。
  3、认知结果:即量,翻译过来又译为知识或识知,一般认为识知更为准确,含义包括真理或道理、观点等。
  以上三个含义都加在一块,是菩提,又译为正量,或译为正确的识知。
  依据上边不同的含义内容,在具体的语境中,菩提一词,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含义表现,。说白了,“菩提”是个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句中到底是使用的哪种含义,依据具体的语境及文句针对的对象而定。
  
  什么叫识知(何建兴先生认为此译法最接近准确),即菩提或量的含义——识是指认识的主体心识,知是指明了,即心对心所对的对境或对象,明了无误。为什么翻译成——识知而不是认知。识这个词就是指的纯粹的认知,整个主体加客体的完整的认知过程就是识。但认知仅仅是指去认识,它并不涉及一个完整的过程。注意:是完整的过程——针对某个对象,从认识的起点到完全结束。唯识的识,不是指一个具体的什么,而是指这个纯粹的认知,眼识是视觉角度上的纯粹认知,其他诸识也一样,所以,前五根识与意识不可分,被称为五俱意识,因为与意识分开了,不可能形成认知的完整性。
  
  佛教把量分为二种——现量、比量,现代的话说,就是直接的感觉知识,间接的推理知识;其中比量可以辅助修行,但不可能达到正量。
  现量中分四:五根现量(眼耳鼻舌身所感觉到的)、意识现量(意识所感觉到的)、自证现量(心对心本身的认识)、瑜伽现量(脱离心与对象而对真实的直接认识)。
  前三种现量都是虚假的,但比比量更接近真实,只有瑜伽现量是唯一真实现量,或唯一真实的量,即正量。
  形而上的东西属于什么——属于比量的范畴,所以,它不可能属于佛教中的根本内容。
  
  很多人研究印度文化都会遇到这样一个怪现象,自己感觉研究的不错,而且理论上都没有问题,印度人也承认你研究的理论方面没问题,但就是认为你这东西与他们所说的根本不同,原因就在于此,我们很多人受西方教育,总是认为形而上是真的,抽象的才是认识的真实的那个道路,但在印度,形而上属于比量(量分现、比等类别,是印度文化各宗教及思想的一致分类,印度除了正理学派,没有其他思想会把比量的结果置于现量之上的,现量中的瑜伽真实现量是唯一真实的量,即真实的认知),所以,印度整体看似形而上讲的很多,但如果你跟印度的宗教徒去讨论的话,你会发现,你讨论的,他也和你讨论的挺厉害,但只要你只是涉及形而上,那么,他一定看不起你,并认为你所讲的东西,完全不是印度文化。这对一个没有经历过长期印度人的思维训练而形成习惯思维的人来说,是感觉很怪异的一个不可理解的现象。
  
  所以,无上正等正觉,恰恰是不承认形而上的,甚至以形而上为目的,是不可能获得正等正觉的。它只是在表述的方式上,接近于形而上的表现,但指的目标并非一个,就如同有人用逻辑分析一些东西,目前是要告诉别人逻辑不可靠,表现上与支持使用逻辑的人是一样的,但结果完全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5-3 13:39:19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5-5-3 12:56
【觉悟(菩提Buddhi)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无上正等觉——
有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3 14:56:59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5-5-3 12:56
【觉悟(菩提Buddhi)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无上正等觉——
这和学文言文是如此相似...
还得来番推理论证才知道古人想说得是啥...
历史总是在重演...
古人学梵文...今人学英文...
文字间省略了多少前后语境和历史背景...又掺杂了多少译者的主观臆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3 15:20:04
ng4517 发表于 2015-5-3 14:56
这和学文言文是如此相似...
还得来番推理论证才知道古人想说得是啥...
历史总是在重演...
  所以,我建议想了解、参学、研究佛法的朋友,应该了解一些梵文和藏文,至少应该会以梵文诵一部经,一旦能以梵文本身去理解佛经,绝对会有新的领悟。我个人每天的诵诵除了藏文的,至少有一遍梵文《心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3 16:22:01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5-5-3 15:20
  所以,我建议想了解、参学、研究佛法的朋友,应该了解一些梵文和藏文,至少应该会以梵文诵一部经,一 ...
多谢提点, 多学一门外语估计有难度, 再说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3 21:01: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