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必须放弃国有制占主体或主导地位的观念国有制占主体或主导地位,是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建立的基础。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计划管理,必须把大部分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否则就不可能搞计划经济。但是,国有制占主体或主导地位却是与市场经济根本不相容的。市场经济排斥在市场上存在一个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不管是个人、集团、还是国家,因为存在一个这样的所有者竞争就不可能进行,市场经济也就不可能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必须放弃国有制占主体或主导地位的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死抱着国有制占主体或主导地位的传统观念不放,幻想在国有制占主体或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此已经付出了惨痛代价。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我们就能够清楚的看到这一点。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让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的目标,但为了保住国有制占主体或主导地位,在发现扩大企业自主权达不到目标后,先是实行承包责任制,结果发现或者是所有权在干预承包人的决策,使国有企业不能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或者是承包人在侵蚀国有资产,把国有资产变为私有资产。造成了国有资产的重大损失。发现承包制解决不了问题后,依然不改国有制占主体或主导地位的观念,搞了个国有企业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改革,其实与承包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依然解决不了上述问题。但这时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个体私有企业的迅速发展,外国资本的大量引进,依然没有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毫无还手之力境地,大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破产或面临破产,这又迫使我们不得不实行“抓大放小”政策,放弃大量的国有企业和几乎全部的集体企业,任由它们成为私有制企业,大大促进了私有制的发展。同时又开始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仍然死抱着国有制的主体或主导地位不放,坚持在股份制改革中由国有权控股。股份制搞了这么多年,国有企业仍然成不了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权依然不能全部掌握在企业手中,国有权依然在处处干预着经营权,国有企业依然在与私有企业的竞争中处在下风。只是因为一个观念,就已经损失了大部分国有企业和几乎全部的集体企业,面对这么大的损失还不能让我们觉醒,还在抱着国有制必须占主体或主导地位不放,难怪资产阶级一个劲儿的在高叫“社会主义离死不远了”。不是资产阶级在葬送社会主义,是我们自己在葬送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