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子麦子在2008-10-13 7:47:00的发言:
看你这么诚恳,用红字回复你几句。
如果我没说错,我就继续分析了:
关于第一点,中国人热衷诺奖有自己的原因,在大部分中国人看来,诺奖是一国科技实力的体现,也是中国人的痛,也是面子所在,也是“扬眉吐气”的机会。虽然不意味着一切,但起码如果有一个本土诺奖获得者可以在本来薄弱的科学环节让中国人找到自尊。
对于一个从小就被灌输鸦片战争以来屈辱历史的国度,对于一个从小就受爱国主义教育,人人都被要求为国争光的国度,对于一个受不得人家瞧不起,自卑和自大同时藏于内心的国度,这种对于诺奖的渴望,对于希望世界承认的渴望,难道不可以理解么?为什么要这么偏激呢?
对于第二点,诺奖含金量高不高,不是你我说了算的。楼主在这里的表述太偏激了:
“诺奖到底有多大含金量呢?钱学森的侄子也就发明一种荧光粉什么之类的,不是低估他的贡献,中国比他贡献大的人多了去了,为什么没获诺奖,比如说中国第一次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几位,等等。中国的文学曾几何时更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拥有世界上十分巨大的阅读群体,为什么没有获诺奖?中国改革开放中涌现出一批的著名经济学者,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瞩目,这可不是什么弗里德曼或者卢卡斯等诺奖之流轻易通过数学推导就能推出来的成就。中国人没有获得诺奖,但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充分说明中国的学者至少不会比他们差,更不会比印度的阿马蒂亚·森差。”
首先,楼主充分轻视了钱永健的成就,这一点已经有人在后跟帖过程中回复了,大意是钱永健的成就很有分量,具体就不转述了。并且提醒楼主,楼主不是那个领域的人,没有资格评价那个领域的成就。
不是轻视,是陈述一个事实。自然科学领域差点也有胰岛素,社会科学领域可以获诺奖的人就太多了。很多国家领导人可以获和平奖,文学奖具有获奖资格的也不再少数。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做多的国家之一,其文学的贡献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用几个欧美国家的标准去套用世界,岂不荒谬!也许你说人文社科的奖项怎么可能和自然科学奖项相比,告诉你真正的革命文学的价值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也不是你自然科学的一点发现可以比拟的,也许要一批自然科学发现可以与之相比。
其次,楼主认为诺奖忽略了中国在胰岛素,文学上的成就,因此含金量不高。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过于武断。人人都知道,诺奖获得与否并不绝对取决于成就的高低——一些政治因素和特殊情况也会影响到得奖与否——人工胰岛素合成于中国与世界的分裂期,文学会因为翻译的不可能性而受到诸如语言文字与文化差异的阻碍,而袁隆平,风传是因为中方提交了一份上百人的名单而诺奖只颁给三个人。但我们却不能就此推断诺奖的含金量不高!这个逻辑是这样的:含金量高不能推导出获得诺奖,但含金量不高不可能获得诺奖!毕竟每年的诺奖都有那么多成果在竞争!
第三,重点照顾下楼主关于中国经济学的评价。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瞩目不假,但与中国经济学成就无关!更多的是制度变迁而释放的力量!张五常有句话可能楼主会赞同,他认为诺奖经济学奖应该奖励给中国经济的实践者——朱镕基总理,而非那些理论家。但这句话却并非楼主所想表述的那样。因为楼主认为中国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经济学者!
但是,首先,楼主将经济学与经济混为一谈了!经济发展得好不等于经济学发展得好!
其次,我想请楼主说几个楼主认为的有资格获得诺奖的“著名经济学者”,并且说明他们的什么成就那么重要可以获奖。
第三,楼主了解卢卡斯与弗里德曼的成就么?如果不了解,那么最好换几个例子,比如说蒙代尔——虽然说除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外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但人家好歹也是欧元之父。同样,对于印度的阿玛蒂亚森也是如此。但楼主对于阿玛蒂亚森的口气,的确很葡萄。
再告诉你什么叫经济学理论,我认为中国的双轨制价格改革理论就可以获诺奖。不是要搞什么模型,不是老外的额头长得比你的高,理论也不需要多大的篇幅,哪个老外不是他妈的乳臭未干弄几个模型,然后身边一大堆人吹捧,然后就获诺奖。中国没有吹捧人的传统,只有文人相轻的传统。你不要跟我讲经济学诺奖需要多高的数学和理论功底,我告诉你千万不要这么说,我不吃这套,我觉有有用的理论就是好理论,没有用的理论,不管你是哪位都请你靠边站。也许你要说,你的双轨制也就是在中国有用而已,还是那句话,首先是中国的,其次是世界的。这个理论解决了一个世界大国的市场改革的转型问题,其贡献不是五常的佃农理论可以比拟的。所以我与你的评价标准不一样,你看问题是老外怎么评价,我看问题是它解决现实问题了吗,还是仅仅玩贵族文化,精英文化。呵呵,精英意识也恰恰是你指责我的地方。我很不情愿地说,国内很多学者和学生已经不会思考问题或者不愿思考问题或者思想已经被人家控制了。被人家控制了思想的国家,是可悲的国家……
最后重新说一句:对于中国人对诺奖的追捧,请楼主用理解的心情去看待,毕竟中国的教育摆在那儿。楼主一时不理解可能有种种原因,但最大的原因可能在于楼主过于“精英”了,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批判一个很泛的群体。楼主有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我能够感受到,但请楼主给“中国人”时间,也给“中国人”以宽容!就像国人会慢慢理解刘翔一样,相信“中国人们”也会慢慢把很多事情想通的!所以请楼主少来些讽刺,少来些冷眼,少来些“诺奖算个啥”的愤青系文章。
补充一句:记者也有记者的难处,请楼主谅解。假使楼主有天当记者了,也会知道什么叫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