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8-10-12 20:17:00
以下是引用steenphen在2008-10-12 11:18:00的发言:

我谈另外一个角度, 和诺贝尔奖无关. 我们中国的教育还是炎黄子孙天下大同, 意思就是说, 只要是黄皮肤的华裔, 不管人家怎么想, 都把他拿来当成中国人, 我以前也一直这么想, 但是我现在的想法有点改变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个人的问题, 个人对自己身份Identity的认识问题.

比如在奥运会入场式上, 如果在一个非美国或者欧洲的国家看到一个白人, 我们都会觉得没有什么, 我也问过各个国家的人,比如美国人,英国人, 希腊人, 巴西人等等, 大家都不会觉得(自己国家的同胞或者是像英国裔, 希腊裔之类的出现在别人的国家, 说自己是别的国家的人)而有什么不妥. 但是中国人都会觉得, 华裔不管在哪里都是中国人,他自己要是不承认我们还不高兴,说他不爱国, 这个观念确实有点狭隘了.

实际上,中国人世界各地都是,到处都是, 不管是像科学家为华人挽回形象也好, 还是像很多偷渡出来, 把中国城搞得脏乱差损坏中国人形象的人也好, 我们都不应该再给他们个人赋予代表中国的压力. 华裔既然不是中国人, 他就不代表中国, 他愿意代表谁或者代表自己都可以, 大家不要去强求, 应该宽容一点.

其实, 狭隘的爱国主义教育是过时的, 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是这么做的. 我们中国人一向是宽容外族的,应该考虑一下要宽容本族的人, 不是吗?

讲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0:22:00
不能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嘛 
确实诺奖说明的只是一个方面的问题,不能全面反映真正的学术,还可能有政治的因素,但是也不能就如此否定诺奖,赢得诺奖更不是为了奖金,也不是荣誉,本身是出于对学术的贡献、人类知识增长的进步,科学知识本身不一定要以其显示的经济价值(如LZ所说的改革开放)来判断,经济学奖本身就是将给“西方经济学科学”的大牛,不是经济管理者,一个国家执政者采取怎样的经济政策取得怎样的经济成果都不是一个经济学家做的事情,经济学只分析因果,剩下的是执政者通过这些因果来制定政策,你又敢说我国现在的经济建设没有用过Friedman和Lucus的成果吗!?
我个人也不觉得要去追捧诺奖,也不能就完全否定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0:46:00

合成胰岛素 没能得到诺奖 是因为诺奖都是单人 当时周恩来考虑到全国很多单位作出了贡献 不能只挑一个人出来领奖 就索性不拿了 楼主对诺奖还真是有偏见  不过对楼主所说的 中国改革这么多年 经济成就这么大 经济学家作出大贡献的人很多 这个意思 不敢恭维 还是要让楼主找几个中国经济学家出来看看 有没有能力拿诺奖 是不是要小岗村的那几个农民来领奖阿  毕竟他们对中国的经济做出了飞跃性的贡献( 或许可以这么说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0:51:00

按这个逻辑奥运会也不过是头蒜,

但我们分明看见,中国开奥运会举国闹得鸡飞狗跳,乌烟瘴气,对洋人招待唯恐不周,差不多达到屁滚尿流的地步,明明很要面子,挺能装蒜的。

轮到政敌频频得手,自己无缘染指的奖项,就泛酸,这种民族心理恐怕还有待成熟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1:32:00
以下是引用xiashuchen在2008-10-12 20:46:00的发言:

合成胰岛素 没能得到诺奖 是因为诺奖都是单人 当时周恩来考虑到全国很多单位作出了贡献 不能只挑一个人出来领奖 就索性不拿了 楼主对诺奖还真是有偏见  不过对楼主所说的 中国改革这么多年 经济成就这么大 经济学家作出大贡献的人很多 这个意思 不敢恭维 还是要让楼主找几个中国经济学家出来看看 有没有能力拿诺奖 是不是要小岗村的那几个农民来领奖阿  毕竟他们对中国的经济做出了飞跃性的贡献( 或许可以这么说了吧)

天啊,我今天怎么尽碰些莫名其妙的人……给了网页链接你们不看,还得我给你摘上一段,你们可以参见这个网页——

http://news.163.com/05/1208/09/24EJQTL400011247_2.html

第三次:邓小平、聂荣臻、周培源等非常重视

1965年11月,在中科院副院长吴有训的主持下,国家科委为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举行了严格的鉴定会。尽管大家都知道国外的竞争对手可能很快会拿到结晶,非常想抢先发表全合成论文,但以汪猷为首的一些有机化学家认为证据还不够充分,所以最后结论只是说“可以认为已经通过人工全合成获得了结晶牛胰岛素”,会后也只

是发表了一份简报。

杜雨苍、钮经义、汪猷等人接着又争分夺秒地合成了多批人工合成产物,并对其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做了尽可能详尽的检测。在一切能获得的检测数据都齐备后,他们以集体的名义于1966年3月和4月份分别用中、英文在《科学通报》和《中国科学》上发表了详细的结果。在此期间,借赴华沙参加欧洲生化学会联合会议第三次会议的机会,龚岳亭、邹承鲁、王应睐等人向世界生化同行宣布了中国所取得的这个成果。

他们的论文和演讲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科学家来信表示祝贺,包括诺贝尔奖得主肯德鲁(J.C.Kendrew)在内的一些科学家还特意到上海生化所参观。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主席蒂斯利尤斯(A.Tiselius)。他于1966年4月30日到了中国,并发表评论:“你们第一次人工合成胰岛素十分令人振奋,向你们祝贺。美国、瑞士等在多肽合成方面有经验的科学家未能合成它,但你们在没有这方面专长人员和没有丰富经验的情况下第一次合成了它,使我很惊讶。”他在回国途中适逢中国爆炸第三颗原子弹。当被询问对此事的看法时,他说:“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是人们不能从书本中学到制造胰岛素。”所有这一切,都让人把诺贝尔奖和胰岛素研究联系起来。

尽管如此,中国科学家确切地获得诺贝尔奖提名却是后来的事。1972年,杨振宁访问了上海生化所。他明确提出,要为中国的胰岛素工作提名诺贝尔奖。在当时全盘否定学术奖励制、学位制、学衔制等的左倾背景下,周恩来总理委婉地拒绝了杨振宁的好意。

1975年,杨振宁再次表示,他愿意就牛胰岛素合成工作向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提名。另一位领导人江青又说:“资产阶级的奖金,我们不要!”这是一项集体成果,如果中国不提供候选人名单,杨振宁当然无法提名。“文革”终于过去。1978年9月,杨振宁再一次向中国领导人——这一次是对邓小平——表示,自己愿意为胰岛素合成工作提名诺贝尔奖。10月,他又向周培源提及此事,周培源向聂荣臻副总理作了汇报,请他加以关怀。稍后,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写信给生化所所长王应睐,请他推荐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名单。之后不久,另一位著名的美籍华裔逻辑学家王浩也来信提出要为中国的胰岛素工作提名诺贝尔奖。

这一次,对多方涌来的相同建议,中央领导人非常重视。在他们的指示下,从1978年12月11日开始,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一个近十天的、盛大的“胰岛素人工全合成总结评选会议”。会议由中科院副院长钱三强主持,生化所、有机所、北大化学系共有60多名相关科学家、科研组织者参会,主要目的是确定诺贝尔奖候选人。

胰岛素工作的参与者人数那么多,单骨干就有十余位,究竟哪些人的功劳更大呢?经过长时间的小组讨论和多方面的考虑,各单位的领导把人选确定了下来。每个小组2人:生化所拆合组:邹承鲁、杜雨苍,生化所B链组:钮经义、龚岳亭,有机所A链组:汪猷、徐杰诚,北大化学系A链组:季爱雪、邢其毅。

但8个人太多了,诺贝尔奖评选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个单项的获奖人数不多于3人。于是各单位比较核心的人又集中起来开会,从这8个人中进一步选出几名代表。经过多番斟酌,最后每个小组只留了一名代表:钮经义、邹承鲁、季爱雪、汪猷。

可4人还是太多,怎么办?虽然有参与者提出“宁要大协作,也不要诺贝尔奖金”,但这种意见遭到了有关领导人的否决。毕竟在百废待兴之际,我国确实需要这样一项国际大奖以鼓舞人心。考虑到联邦德国的查恩(H.Zahn)教授和美国的卡佐亚尼斯(P.G.Katsoyannis)副教授在胰岛素人工合成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此奖有由两国或三国科学家共同获得的可能,最后决定:“推荐钮经义同志代表我国参加人工全合成研究工作的全体人员申请诺贝尔奖。”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查恩和卡佐亚尼斯的情况。他们于1958年开始做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虽然并没有得到国家的支持,有时候还只是单兵作战,仍分别于1963年12月、1964年初发表了人工合成胰岛素简讯,查恩还在中国之前于1965年7月发表了全合成论文。尽管他们承认是中国第一个合成了结晶胰岛素,但一直到近些年,他们还在分别宣称是自己第一个用人工方法完成了胰岛素的全合成。

只剩一个候选人之后,杨振宁、王浩、王应睐分别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推荐了中国的胰岛素工作。但出乎国人的意料,这项工作没能获奖。

对于未能获奖这一事实,国人很难接受。从1979年起,社会上开始流行多种版本的原因分析。

其一是歧视说: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委员出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因为意识形态的关系,他们对中国人存在偏见,不愿意将这个奖项授予中国。

其二是时间过得太久说:如果胰岛素工作被早点推荐给诺贝尔奖委员会,它应当能拿到这个奖。我们的工作过了十几年之后才推荐,曾经轰动世界的成果已经不再新鲜。

其三是候选人太多说:这种说法流传最为广泛,经常有人在各种报刊和书籍上宣称:在人工合成胰岛素项目上,由于我国推出的候选人过多,“诺贝尔科学奖与中国科学家擦肩而过”。

上述原因中,候选人过多说显然是错误的,时间过得太久说也经不起推敲,对诺贝尔奖而言,获奖距离成果的完成平均有大约12年的时间。从1966年完成论文到1979年评奖,中间只有13年,这个时间间隔对诺贝尔奖评选而言是很正常的。关于瑞典的那些教授是不是对我们有歧视心理,这无从检验。但是,对于一个享誉百年、未曾出现过明显歧视现象的大奖,我们最好还是不要这样猜测。

如果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上述原因,那么,它会是什么呢?难道是——我们的工作未必达到了获诺贝尔奖所要求的水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2 21:33:0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1:33:00
以下是引用走肉在2008-10-12 20:51:00的发言:

轮到政敌频频得手,自己无缘染指的奖项,就泛酸,这种民族心理恐怕还有待成熟吧。

我认为各位最好看清楚楼主的发言的意思之后,再来发表自己的意思。

(请注意我的措辞,是最好,而非必须,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是论坛上的言论自由。

可是也不要曲解生事,挑动争吵,更不要无限上纲,道德绑架——这个就和言论自由无关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1:39:00

我个人觉得如果是真正搞学术的他绝对不会太看重诺奖,因为这不是他们做学问的目的,如果一味去追求奖的人我觉得他不会是个真正做学问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学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1:44:00
以下是引用猫爪在2008-10-12 21:33:00的发言:

我认为各位最好看清楚楼主的发言的意思之后,再来发表自己的意思。

(请注意我的措辞,是最好,而非必须,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是论坛上的言论自由。

可是也不要曲解生事,挑动争吵,更不要无限上纲,道德绑架——这个就和言论自由无关了。)

我说的是中国政府,不是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1:45:00
以下是引用走肉在2008-10-12 21:44:00的发言:

我说的是中国政府,不是楼主

我说的是“楼上的各位”,不单单是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2:16: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2:24:00

言语过激,有失偏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2:26:00
以下是引用winston1986在2008-10-12 11:21:00的发言:

我是读工科的,而且我现在大部分的时候都是扔到工科的研究里面.  至于你说 中国有人有资格获得??  你倒给我找找看? ?? 到底有多少个.

国内什么时候能真正出批科学方面的优秀人才, 等我什么时候看到国内的学生做实验不再去改数据再说吧. 我把一个实验 重复做几十次,就是为了找错误. 他们做了一次就,发现数据不行就去改--改--改.  多少功科学生本科毕业了, 连份实验分析报告都不会写/.

还有中国搞那些奖,其他行业我不太清楚. 但是就拿土木行业, 什么鲁班奖,詹天佑奖. 算了吧, 都评了些什么工程上去了,真正有水平的工程倒评不上. 评上的都是些什么? 压根就没有多少技术含量.

不是我看不起中国的土木工程,而是很多水平就真的很次.  像杭州湾大桥, 要是没有MAUNSELL. 要是鸟巢没有ARUP, 没有那些外国和香港顾问.  他能不能建起来都成问题. 至于国内一些工程企业的水平,算了吧. 说不好听,他们就是停留在出人力,出机械,看计划表做事而已.  工程师的话, 能参加国际会议,能在上面发言的都没有几个.

至于经济学奖, 起码目前为止每一个经济学家,他们拿奖也是应该的. 

很多有人资格获得而没有拿到我不否认. 但是这就是去扯进去那些意识形态, 说什么人家去了美国 之云云的话,未免让人觉得好笑.

至于你说今年化学奖没有用处, 那只能说明白你自己化学和生物方面的知识很浅薄而已. 一向能够对细胞,病毒进行检测,追踪的技术,连我这个只是 修过一点点生化和toxin 方面的人都知道有多么重要.

原来死猫版主不是专职研究经济的阿,佩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2:36:00
楼主说话太压人了,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自己的话就是真理。快受不了了,大家都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2:45:00
我对你的观点不做评论,但我觉得你应该注意你的说话方式和处事方式,求同存异而不应该以为反驳,大家的观点都有道理,你敢肯定你的观点就是对的就是真理吗?难道诺贝尔和专家们的见识都不如你吗?如果你这种说话方式和处事方式继续下去,你很有可能在社会举步维艰,甚至无法生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2:46:00
以下是引用cloundsky在2008-10-12 10:53:00的发言:

什么时候大家要有了钱,或者死猫版主有了钱,设一个基金会,邀请学术观点与意识形态相似的评委制定自己的标准,全球颁奖还不是轻而易举……只要你舍得撒银票

——诺奖真的算不上哪根葱


或许楼主算是一颗葱吧,真不知道这种狂妄的人在自大什么,全世界有钱人多得是,能有几个人能设立一个让大家接受的奖项。

你就扯吧,葱。诺奖不是钱的问题,是你一生的荣誉得到了同行普遍的认可。想你这种肤浅的人当然否定那种超前的科学论断了,当年牛顿估计都想不到他的万有引力给世人有那么大启发。你还真把自己当颗葱啊,你知道钱的研究是什么东西吗??

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果,没人去否认,但你敢说是哪个经济学家起到很大作用了吗??张维迎,还是林毅夫……,他们还不是以求师诺奖老师为荣,你知道中国改革开放借鉴的哪吗??你以为是中国特色的!!这是邓论教你的吧,。

何必发如此狂言呢,毕竟你还没有到张维迎的水准,你仅仅是个人大经济论坛的一个楼主而已罢了。何必在这自欺欺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2:51:00
以下是引用leuyanwei在2008-10-12 22:45:00的发言:
我对你的观点不做评论,但我觉得你应该注意你的说话方式和处事方式,求同存异而不应该以为反驳,大家的观点都有道理,你敢肯定你的观点就是对的就是真理吗?难道诺贝尔和专家们的见识都不如你吗?如果你这种说话方式和处事方式继续下去,你很有可能在社会举步维艰,甚至无法生存。

呵呵,知道求同存异,而不是人身攻击是好事。我本意是说每必要太在乎诺贝尔奖,小日子改咋样咋样,只不过诺奖崇拜太重了,刺激了部分人的神经,就开始人身攻击,刺激我了——哈哈,我攻击也是被逼的,谁一上来就说我浅薄,无知……

现在被我攻击受不了,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2:56:00
以下是引用jim0539在2008-10-12 22:46:00的发言:

或许楼主算是一颗葱吧,真不知道这种狂妄的人在自大什么,全世界有钱人多得是,能有几个人能设立一个让大家接受的奖项。

你就扯吧,葱。诺奖不是钱的问题,是你一生的荣誉得到了同行普遍的认可。想你这种肤浅的人当然否定那种超前的科学论断了,当年牛顿估计都想不到他的万有引力给世人有那么大启发。你还真把自己当颗葱啊,你知道钱的研究是什么东西吗??

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果,没人去否认,但你敢说是哪个经济学家起到很大作用了吗??张维迎,还是林毅夫……,他们还不是以求师诺奖老师为荣,你知道中国改革开放借鉴的哪吗??你以为是中国特色的!!这是邓论教你的吧,。

何必发如此狂言呢,毕竟你还没有到张维迎的水准,你仅仅是个人大经济论坛的一个楼主而已罢了。何必在这自欺欺人呢。

告诉你,我就是获不了诺奖,也没必要在乎啊

诺奖与我何干,与你何干,做好你本份,不要闹诺奖的笑话,天天屁颠屁颠瞎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3:05:00

只能说楼主的观点有点很搞笑

第一,钱口中的中国不带有任何色彩,是一种很严谨科学的语气。所谓中国是一种国籍概念,没有太多感情色彩

第二,如果一个人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结果出国后说自己不是中国人,这种人我们鄙视他,但如果只是有中国血统,而没有在中国生活过,这种人说自己不是中国人,太正常不过了,何况是一个以严谨著称的科学家?

第三,楼主的观念太过于狭隘了,语言也很偏激,仿佛诺奖和你有仇似的。说实话,首先,的确,中国人对诺奖是过于看重了;其次,诺奖虽然不至于像大多数中国人所认为的那么重要,但诺奖本身也是对一国科技实力的一种衡量,中国没有本土诺奖有自身科研体制的问题所在,而从楼主口中,我们看不到任何有建设性的意见,相反却尽是愤世嫉俗,仿佛诺奖欠你钱似的,在我看来,真正把诺奖看得很重的正是楼主这样的人,这次因为太失望了,所以上来发泄一番

但很这种想法确实不成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3:13:00
以下是引用子麦子在2008-10-12 23:05:00的发言:

只能说楼主的观点有点很搞笑

第一,钱口中的中国不带有任何色彩,是一种很严谨科学的语气。所谓中国是一种国籍概念,没有太多感情色彩

第二,如果一个人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结果出国后说自己不是中国人,这种人我们鄙视他,但如果只是有中国血统,而没有在中国生活过,这种人说自己不是中国人,太正常不过了,何况是一个以严谨著称的科学家?

第三,楼主的观念太过于狭隘了,语言也很偏激,仿佛诺奖和你有仇似的。说实话,首先,的确,中国人对诺奖是过于看重了;其次,诺奖虽然不至于像大多数中国人所认为的那么重要,但诺奖本身也是对一国科技实力的一种衡量,中国没有本土诺奖有自身科研体制的问题所在,而从楼主口中,我们看不到任何有建设性的意见,相反却尽是愤世嫉俗,仿佛诺奖欠你钱似的,在我看来,真正把诺奖看得很重的正是楼主这样的人,这次因为太失望了,所以上来发泄一番

但很这种想法确实不成熟

我真应该发誓不应该和你们这些人交流,因为鸡同鸭讲。

我将的话你怎么总看不懂呢,我是说记者可笑,你说我说钱可笑,不知道你是怎么读的大学?

诺奖和我没愁,我干嘛跟他过不去啊,我自找啊,我神经啊,我是看见一些小丑之类不过才说说而已,我真的要浪费这么多宝贵时间跟你们……怎么看不懂发言的人凑合,我何苦啊

哎呀——命苦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3:15:00

命苦…………

真的是命苦……

真的是命苦…………怎么我发言没人懂,还是大家已不愿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3:15:00

那你知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有这种诺奖情结么?

你先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再说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3:22: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3:26:00

又重新读了读楼主的帖子,从楼主帖子中大概离出了以下的中心思想:

1.楼主认为中国人这么热衷于诺奖是很可笑的

2.楼主认为诺奖含金量不高,尤其是经济学奖

3.中国未来有实力得诺奖的人成千上万

这点我没说错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3:36:00
以下是引用子麦子在2008-10-12 23:26:00的发言:

又重新读了读楼主的帖子,从楼主帖子中大概离出了以下的中心思想:

1.楼主认为中国人这么热衷于诺奖是很可笑的

2.楼主认为诺奖含金量不高,尤其是经济学奖

3.中国未来有实力得诺奖的人成千上万

这点我没说错吧?

诺奖有意识形态因素,你就是科技含量高,人家也未必给你,除非你绝对强大,世界游戏规则由你制定。

至于人文社科哪门奖项没技术水准,属于个人学术价值判断和取向问题,在这讨论就没必要了,我想这方面没有必要强求一致了。

你自己说你理解了我说的多少……

只不过发帖时为了吸引注意,用语辛辣了一些,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3:42:00
无知者无畏,真理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3:44:00
以下是引用dannin在2008-10-12 23:42:00的发言:
无知者无畏,真理也!

无知者无畏,真理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3:45:00
以下是引用steenphen在2008-10-12 11:18:00的发言:

我谈另外一个角度, 和诺贝尔奖无关. 我们中国的教育还是炎黄子孙天下大同, 意思就是说, 只要是黄皮肤的华裔, 不管人家怎么想, 都把他拿来当成中国人, 我以前也一直这么想, 但是我现在的想法有点改变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个人的问题, 个人对自己身份Identity的认识问题.

比如在奥运会入场式上, 如果在一个非美国或者欧洲的国家看到一个白人, 我们都会觉得没有什么, 我也问过各个国家的人,比如美国人,英国人, 希腊人, 巴西人等等, 大家都不会觉得(自己国家的同胞或者是像英国裔, 希腊裔之类的出现在别人的国家, 说自己是别的国家的人)而有什么不妥. 但是中国人都会觉得, 华裔不管在哪里都是中国人,他自己要是不承认我们还不高兴,说他不爱国, 这个观念确实有点狭隘了.

实际上,中国人世界各地都是,到处都是, 不管是像科学家为华人挽回形象也好, 还是像很多偷渡出来, 把中国城搞得脏乱差损坏中国人形象的人也好, 我们都不应该再给他们个人赋予代表中国的压力. 华裔既然不是中国人, 他就不代表中国, 他愿意代表谁或者代表自己都可以, 大家不要去强求, 应该宽容一点.

其实, 狭隘的爱国主义教育是过时的, 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是这么做的. 我们中国人一向是宽容外族的,应该考虑一下要宽容本族的人, 不是吗?

顶你的发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2 23:48:00

人家学者就说了句实话而已

中国学界都在干嘛?小的东拼西凑就为了达到发文章的数量,老的上窜下跳就为了拉关系拿到项目的钱

别说有资格拿诺奖。能够踏踏实实做学问的有几个人?再说了,踏实做学问,怎么提职称?怎么买得起房?哈,楼主还真搞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3 00:13:00

搂主,你也太搞了吧,你把中国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举出来,你再问问他自己看他敢不敢说自己能获奖,我是学经济的,其他的学科我不知道,所以我就不说了,至于经济学这门学科,我想估计中国没人敢说他的贡献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其实说的具体点根本没人敢说他的贡献可以达到诺贝尔奖的边缘。你说的改革开放,经济增长,我承认那是个很大的贡献,只不过那个不是科学上的贡献,而是实践上的贡献,根本和诺贝尔奖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还是不要拿出来说的好,不然也就不要怪别人说你幼稚了。

还有楼主竟然说用诺贝尔的奖金不多,来证明诺贝尔是个葱,这个更搞笑,我都懒得说这点了 呵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3 07:47:00

如果我没说错,我就继续分析了:

关于第一点,中国人热衷诺奖有自己的原因,在大部分中国人看来,诺奖是一国科技实力的体现,也是中国人的痛,也是面子所在,也是“扬眉吐气”的机会。虽然不意味着一切,但起码如果有一个本土诺奖获得者可以在本来薄弱的科学环节让中国人找到自尊。

对于一个从小就被灌输鸦片战争以来屈辱历史的国度,对于一个从小就受爱国主义教育,人人都被要求为国争光的国度,对于一个受不得人家瞧不起,自卑和自大同时藏于内心的国度,这种对于诺奖的渴望,对于希望世界承认的渴望,难道不可以理解么?为什么要这么偏激呢?

对于第二点,诺奖含金量高不高,不是你我说了算的。楼主在这里的表述太偏激了:

“诺奖到底有多大含金量呢?钱学森的侄子也就发明一种荧光粉什么之类的,不是低估他的贡献,中国比他贡献大的人多了去了,为什么没获诺奖,比如说中国第一次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几位,等等。中国的文学曾几何时更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拥有世界上十分巨大的阅读群体,为什么没有获诺奖?中国改革开放中涌现出一批的著名经济学者,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瞩目,这可不是什么弗里德曼或者卢卡斯等诺奖之流轻易通过数学推导就能推出来的成就。中国人没有获得诺奖,但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充分说明中国的学者至少不会比他们差,更不会比印度的阿马蒂亚·森差。”

首先,楼主充分轻视了钱永健的成就,这一点已经有人在后跟帖过程中回复了,大意是钱永健的成就很有分量,具体就不转述了。并且提醒楼主,楼主不是那个领域的人,没有资格评价那个领域的成就。

其次,楼主认为诺奖忽略了中国在胰岛素,文学上的成就,因此含金量不高。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过于武断。人人都知道,诺奖获得与否并不绝对取决于成就的高低——一些政治因素和特殊情况也会影响到得奖与否——人工胰岛素合成于中国与世界的分裂期,文学会因为翻译的不可能性而受到诸如语言文字与文化差异的阻碍,而袁隆平,风传是因为中方提交了一份上百人的名单而诺奖只颁给三个人。但我们却不能就此推断诺奖的含金量不高!这个逻辑是这样的:含金量高不能推导出获得诺奖,但含金量不高不可能获得诺奖!毕竟每年的诺奖都有那么多成果在竞争!

第三,重点照顾下楼主关于中国经济学的评价。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瞩目不假,但与中国经济学成就无关!更多的是制度变迁而释放的力量!张五常有句话可能楼主会赞同,他认为诺奖经济学奖应该奖励给中国经济的实践者——朱镕基总理,而非那些理论家。但这句话却并非楼主所想表述的那样。因为楼主认为中国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经济学者!

但是,首先,楼主将经济学与经济混为一谈了!经济发展得好不等于经济学发展得好!
其次,我想请楼主说几个楼主认为的有资格获得诺奖的“著名经济学者”,并且说明他们的什么成就那么重要可以获奖。
第三,楼主了解卢卡斯与弗里德曼的成就么?如果不了解,那么最好换几个例子,比如说蒙代尔——虽然说除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外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但人家好歹也是欧元之父。同样,对于印度的阿玛蒂亚森也是如此。但楼主对于阿玛蒂亚森的口气,的确很葡萄。


最后重新说一句:对于中国人对诺奖的追捧,请楼主用理解的心情去看待,毕竟中国的教育摆在那儿。楼主一时不理解可能有种种原因,但最大的原因可能在于楼主过于“精英”了,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批判一个很泛的群体。楼主有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我能够感受到,但请楼主给“中国人”时间,也给“中国人”以宽容!就像国人会慢慢理解刘翔一样,相信“中国人们”也会慢慢把很多事情想通的!所以请楼主少来些讽刺,少来些冷眼,少来些“诺奖算个啥”的愤青系文章。

补充一句:记者也有记者的难处,请楼主谅解。假使楼主有天当记者了,也会知道什么叫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