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谢谢楼上的解答。举的例子很好,浅显易懂,只是有一点不能理解:政府多发行100万货币,使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按一般均衡模型,供给大于需求,会导致物价下降,怎么在这里是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了呢?
货币供给大于需求的时候,你可以简单地理解成货币太多了,换来的物品少了,是不是物价上涨呢?
一个常用的解释机制是利率下降,投资(I)增加,总需求曲线右移,物价水平上升。
货币的价格与商品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商品的价格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价格,而货币的价格是利率。货币供给大于需求使利率降低,同时使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商品价格自然就上涨了。
意思是这样的!假设一件物品的成本是90,政府对其征收10%的某种税收,该商品的销售价格是100!总价格中包括了99元的成本和1元的盈利!现在出现了通胀,原材料涨价10%,为了保持原来的100元仍能买到该商品!且厂家的盈利仍为1元,那么只有一种办法可以实现这一状况,那就是政府不对该物品征收税款!可是这是不可能的,政府仍然对该物品的成本价征收10%的税款,那么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出厂价就已经是99+9.9=108.9元了,而且再加上1元的利润,最后价格就是109.9元!这就是为何说通胀相当于是政府征收的通胀税的问题了!增发钞票是不能说明这个问题的,印钞票只能说明铸币收入的增加导致通胀这一问题!
楼上的把问题搞错了吧?通货膨胀税的核心在于老百姓手里的钱贬值,物价水平的上升使100元从买100个物品降到只能买到90个了。当然,这里只说了一半,另外的一半在于,10块钱的价值怎么被政府获取了?按照MV=PY,短期内V和Y都不改变,那合理的解释就是货币发行量增加,这也是弗里德曼说“通货膨胀说到底始终是一个货币现象”的原因。换句话说,政府无成本地使用它所印制的钱,即征收通货膨胀税。楼主可以从宏观面和传导机制两方面自己体会。
这里有关键几点:
(1)政府的货币当局与财政当局是否为一体,或合谋?
(2)公众(作为一个整体)若想持有货币,要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
(3)货币投放增加后,从中获得好处的,究竟是哪个群体或部门?
就“通货膨胀税”或“铸币税”而言,使用这两个概念的人,需要事先明确给出它们的定义(怎么定义,是使用者的自由,但使用时意义必须保持不变)。
否则,概念上的混乱将引起逻辑混乱。
就楼主提出的情形而言,如果表述者没有给出“通货膨胀税”的清晰定义,这个问题也是不好讨论的。
请问:通俗地通货膨胀税是怎么定义的?
还有一点:如果物价上涨,相当于政府向“广大货币持有者”征收了一笔通货膨胀税。只是向货币持有者征收了吗?如果是银行存款或者是其他的资金或其他资本物品的拥有者,难道就没有通货膨胀税吗?
假设我有100个东西,你有100元钱,那么平均一下,一个东西一元钱。
现在我有100个东西,你有200元钱,那么平均一下,一个东西两元钱。你需要比以前多支付一元钱才能得到一个东西。这多只付的一元钱么,叫什么名字呢?
你这多支付的一元钱,就叫通货膨胀税?
http://tel.pinggu.org/bbs/dispbbs.asp?BoardID=48&replyID=63079&id=113884&skin=0
理解上面的前提是:“政府”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政府的货币发行部门具有财政功能(不区分货币当局与财政当局,或者,两个当局合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