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运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2691 3
2008-10-12
你们公司有引入精益生产吗?你们公司是怎么开展的?你们公司在开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0-15 15:17:00

参见百科

http://bike.baidu.com/view/113003.html#9

大家来讨论,送积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6 23:20:00

周而复始,毫无进展,流于形式


聪睿恭敬  金钱 +30  奖励 2009-4-7 11:53:4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7 00:20:00

我理解:

精益生产是个很大的概念的

精益生产是个比较的过程

首先是有生产,然后明天和今天进行比较,这个月和上个月比较,今年和去年比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比较的内容有很多,投入产出,质量等等

所以精益生产首先不能在一个刚刚开始投产的企业,一个开始投产的企业在半年内可能是人员,物流,新产品导入和配合阶段,谈不上精益生产的

当然所谓半年期限,其实是分产品的,分行业的

所以精益生产,应该首先是一个已经投产一段时间的企业

然后,首先开始5S的培训,5S最重要的是有固定的人员长期的进行监督,报告,考核各个部门各个级别的人员

其次是ISO的实施和应用

然后是TPM的实施

当然如果工厂生产时间有一段,拥有很多的数据,所谓很多,就是符合统计计算的准确性的数据量要求

这个时侯可以开始6Sigma的实施

也就是说

开始生产---5S----ISO----TPM或者6Sigma

方法:

1所有过程,培训先行,而且要各个部门都参加,部门首先学习者要给本部门的人员进行培训,做到全员了解,深入才可以

2制定达到的目标,所谓目标是数量和文件两方面的目标

3可能出现的问题:

刚刚投产阶段的工厂,可能物流和生产不匹配,人员配合不默契

5S过程:心慈手软,量化比较困难

ISO过程:术语不够准确,流程可操作性差,导致各部门协调困难,存在流程运行的灰色地带

TPM和6Sigma:了解真正的内涵比简单的学习运算更重要,未来解决问题的是这两个的思考方法,但往往学习的人得到的都是统计和数据计算

一般日本企业,所有步骤运转有条不紊,但也有问题的

台湾企业:数据做的很好,中看的,其实成本不省

欧美企业:属于灵活性选手,效果各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