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中午,库克出现在苹果上海南京东路店,这是这次库克来华走访的第三家苹果零售店。“这是一个任何梦想都能实现的伟大城市。”作为全球创客们的偶像之一,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5月14日在上海说的这句话,显然是对这座城市的一次温情致意。据澎湃新闻报道,在当天和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的会面中,库克还感叹,上海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城市发展的奇迹之一,每次来到这里,都能够深深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活力。

库克的微博发布了他在上海南京西路店与顾客握手的照片。
数字中的上海“第一”
在5月14日与库克会面时,韩正说,上海的发展离不开这座城市里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的贡献,我们欢迎苹果公司在中国、在上海有更好的发展。
自2001年进入上海,苹果公司就将公司的中国运营中心和业务中心设在这里,15年来苹果公司与上海共同成长。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表示,欢迎苹果公司在中国、在上海有更好的发展。
库克说,希望继续扮演好负责任的企业公民角色,来回报这座城市,参与这座城市的建设。
不过,也有人说,不少企业觉得上海房价贵、用人成本贵,不得不撤离上海。
如果单从生活成本、商务成本等某些看得见的成本来说,上海目前确实处在全国的一个高地。可是仔细观察会发现,真正离开上海的企业,多数却是不符合上海发展方向的高污染、低端制造业等类型的企业。更多的高端制造业、高科技产业、金融服务业等,在上海越做越大,或者越来越向上海集中。
拿外资落地来说,全球知名咨询公司德勤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上海的外商投资平均成功率超过62%,其中浦东新区的外商投资平均成功率达到68.3%,位居全国首位,全国的平均水平才30%左右。截至2014年12月的数据显示,外商在上海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84家、其中亚太区总部24家,投资性公司295家,研发中心379家。这一数据远超全国其他省市。
在2003年底,上海拥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才56家。而到了2011年,入驻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共计有347家。截至2013年底,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有445家,成为中国大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集中的城市。
有人或许会问,不是说外商、民企在上海站不住脚跟,真的是这样吗?看看最近的几个例子:
2015年,民生人寿将总部搬迁到上海,目前上海总部的网络设备正在招标中;
2015年,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已低调完成总部变更,注册地址已由杭州更改为上海浦东新区。
2015年,媒体报道万达集团将把总部从北京迁到上海,并且王健林很喜欢上海。
“上海优势”被多方位解读
近来,“上海被谁抛弃”、“上海凭什么”的论调每隔上几年就卷土重来一次,但事实却一次次证明了其错误性。
那么,库克上述表态的依据从何而来呢?
此前也有媒体总结出“上海优势”:上海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更合适国际人士生活;上海区位优势更方便;上海资本和金融业更为便捷和发达,人力资源更为丰富;上海更国际化,市场化氛围更浓,契约意识更重。
国经中心上海分中心咨询部主任王泠一认为,有世界眼光的上海一直是一个很谦虚的城市,总是努力地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经验。而且敢于开放。“上海的国际化有它的传统,也具备世界眼光。”
王泠一认为,在这种开放的氛围里,经过这些年的积累,尤其是1992年以来的积累,上海的经济品质已经进入世界先进城市的行列,各项指标排名基本上是前五名左右,确实是代表中国发展的最高水平。
而上海社科院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慧敏则认为,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他们向往上海这样一个综合资源能力比较强的城市。
“科技资源比较丰富,人才比较集聚,综合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备,带来了很多的便捷和高效率,还有一样很重要,上海是一个金融资本汇聚的城市。”王慧敏认为,这些都为上海吸引创新创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再加上上海的国际性和开放度,都是上海的吸引力所在。
王慧敏所在的民革上海市委,在2013年就曾经做了关于外籍文化“创客”的调查,在这些来上海创业的海外设计人才看来,上海对他们很有吸引力的,上海不但有国际化的生活方式,可以找到他们需要的生活体验,还可以为他们的事业提供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的机会。
上海社科院信息所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兴全则认为,上海在人才结构、基础设施、消费市场、融资便利、经济腹地、多元文化等方面优势明显,这些都是吸引海内外“创客”移居上海的主要因素。
有一点不容忽视,如果仅从商务成本、生活成本来说话,纽约、伦敦应该是全球最昂贵的城市了,可为什么众多的全球跨国公司、金融等高端服务企业仍然趋之若鹜?显然,公平的制度、良好的营商环境、便捷的服务等等同样重要。
前DoNews技术总监霍炬4月2日在自己的专栏里写道,在上海生活的几年中,他完成了一家公司的融资和创建。期间跟上海一个区县级政府打过一些交道,到了地铁口,发现主管招商的副县长本人带着雨伞开着车来迎接我们。“我们只是一家初创公司,上海从市民到官员的专业精神和服务意识,都是极其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