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中叶,英格兰产生了一些革命性变化:议会起身反抗国王查理I世,导致了一场以20万人的生命以及查理的脑袋为代价的内战。随后建立了如今世界上最长久的代议制ZF之一,也是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效仿的对象。
议会为什么反抗查理?人们对这一问题探讨了四个世纪之久。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英格兰起义有三个原因:过度贪婪的君主、商业型中产阶级的出现和随着新教崛起引发的宗教斗争。
来自斯坦福商学院的教授Saumitra Jha在新文章中提出了一种不同的观点。此观点不仅有关历史,更对于理解现代代议制ZF如何建立和发展意义重大。Jha认为金融创新是代议制ZF的崛起的驱动力量。
伴随着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海外贸易的扩张带来的新贸易机会,英国的金融行业出现了许多针对性的创新,英国的第一家股份公司就是为这些海外的冒险事业提供融资的。国王控制着这些新贸易机会,虽然王室在国内并没有太多的实权,但是在海外却拥有相当大的权利。王室的海外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从1552年5.2%增长到了1642年内战前夕的52.5%。
但是政治精英们购买了海外公司的股票——在1575到1630年间,23%的议会成员投资于海外的股份公司。他们的所有权带来了他们与王室之间的利益冲突:国王拿走的越多,他们挣得越少。这给与了他们从国王那里获得一些海外权益的政治动机。他们试图通过立法来达成目的,随后则采取了暴力的内战。
作者找到了这些议会成员的投资数据,并计量分析了他们是如何影响随后的政治倾向。作者发现议员投资持股会使其支持议会至上的倾向增加20%,效果大到足以使得中立人士不再支持保皇派。对于那些被国王认为是叛党的主谋并被国王试图逮捕的议员中,80%是由于持股才放弃做保皇派的。
但由于这种持股机制,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利益相关,并带来了制度的变迁:人们开始支持代议制ZF而不是少数人的ZF。
不同于英国,美国和日本的金融创新则带来了和平的政治变革。当时美国政治精英和非精英都投资于美国第一银行,这带来了共同的利益并减少了州与州之间的政治风险。明治维新期间,武士由于领地权利获得债券。这些最有可能抵制现代化的武士,变成了投资于本地大米和丝绸商业的银行家。他们自然不愿意再去打劫了。
作者认为,无论对于政治精英还是普通的投票者,如果能从国家的发展中得到益处,那么这就会对他们的政治行产生“溢出效应”。这样的金融机制可将不同的政治利益集团联合起来,并减少其对金融改革的抵制,这对于改革可能是非常有用的策略。
原文:
Theodore Kinni, 2015, April 29, Saumitra Jha: How Financial Innovation Helped Start the English Civil War (and Why That’s Important Today). Retrieved from http://www.gsb.stanford.edu/insights/
Saumitra Jha, 2015, Financial Asset Holdings and Political Attitudes: Evidence from Revolutionary England.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forthcoming.
来源:金融学前沿论文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