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zy603在2008-10-15 9:04:00的发言:
二楼: 呵呵,社会学科是经验集合,你可以用“理论”解释和理解部分现实,但要用“理论”来指导现实就会出现困难。在我看来,在金融理论界具有革命性意义的BS公式,所做的工作无非也就是行权价与现价的加减问题而已,而用它指导现实简直会出现可笑的局面。真正有价值的是游戏规则的制定和游戏平台的建立,使整个社会信用交换得到了实现。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提供了市场化的低成本金融资本支持。当然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也可以用强制和低成本的手段做到这一点,但其代价是腐败、专制的产生,对广大人民的福利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害。就这点而言,罗思柴尔德摩根这样商人,重要性要比马柯维茨大的多。从社会学、政治学甚至心理学的角度来考虑金融,要比从投资有效边界和风险概率分布来分析要有意义得多。一家之言,聊博诸君一笑耳。
金融理论是十分依赖前提假设的,这点非常非常重要。
b-s之类公式应用于实践会出现的问题不在于理论本身,而在于使用者忽视了应用前提,指导实践才会出现“可笑的局面”。
前人发明了理想化的模型,后人所做得很多都只是放松模型的前提假设,使之更符合现实。
另外,金融学很多时候是很非常琐碎、繁杂、现实、微观的,它研究资产价格、风险、套利等等,是有些铜臭味的一学科。自然和“制定游戏规则”那种类型不同,和什么“人类进步”又相去更远,这些宏观泛泛的玩意儿基本不属于金融学范畴。其次,金融界的“游戏规则”也是要根据现实制定的,不是任意制定,规则符不符合,还要靠金融学实证才能得出。监管者出台一个政策或游戏规则,或好或坏,有多大影响力,都要靠金融理论实证。
如果要比较马柯维茨和其他什么罗的影响力,那也没意义。金融理论家上不能比像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自然理论论家,下不能比商人实践家,但金融是现代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人们离不开,就需要规律体系指导。影响力也是局部的,譬如有人发明了自行车,后来又出现汽车,那么自行车自然影响力会降低,马克维茨也就是那个发明自行车的人,影响属于过去式。要知道现代金融学从马科维茨至今才六七十年,但已经改变了世界很多。
另外,从心理学考虑金融本身就是金融,行为金融现在不就很火爆吗。
如果想改变一大群人,那就不太有必要学金融学;如果只想改变自已或一小部分人,金融理论还是很吸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