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点击了版顶的“精华”,发现本版的精华帖集中在05、06、07年发表,08年的精华帖只有一个,09有三个,2010年都快过了半年了,连个精华帖都还没有。最新的一个精华帖是2009.8.15出生的,至今已超过9个月。
为什么本版在超过9个月的时间都没出精华帖?
鄙人尝试分析一番。
(一)首先,尝试分析一下在本版成为精华帖的标准。
这可以通过分析过往的一些精华帖来总结“成功经验”,本版的精华帖大致分为:
(1)金融学“索引”、介绍公告类帖,如:
*  
金融学、公司金融参考阅读书目和论文(强烈推荐)
*  
金融专业用得着的一些链接(看到有一个07年的精华,觉得不是很全,正好有一个更全的)
* 
经济学常用网站
* 
人大财金学院推荐金融学原创论文阅读书目
* 
金融学学习的程序
* 
人大财金夏令营申请通知(国内高校学生都可申请)
(2)“批判”类帖,包括批判金融学的研究思路,等,如:
*  
中国金融学批判(非常专业) 
* 
不得不说:这里太缺乏金融气息
*  
罗杰斯80年牛市是一句屁话!
*  
中西金融学的差异
(3)热点、前沿课题
*  
什么是次贷危机(一看就明白) 
* 
zz西方投资组合理论及其新发展综述
*  
经济热点问题大讨论--之股权分置改革篇
*  
关于股权分置中的对价
*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 
农村金融制度
* 
问几个关于volatility smile的问题,高手帮忙! 
* 
a survey of behavioral finance-Thaler,2002
(4)学习心得
*  
一个CCER研究生的学习感悟
* 
学习金融学的一点心得
*  
资产定价的理论您达到了什么程度
*  
原创]应该知道的
如此分类,大家对于精华帖的“投胎地”都有所理解了吧。(想起冷笑话一个:本国有危险,投胎请谨慎)
当然,在一些新的领域开辟出“精华帖”来,带领大家关注更广更新的领域,更是我们这些金融人非常乐意追随的!!
而这个,就要靠我等努力了。
插曲几句:在分类已有的精华帖时,我发现一些不大称职的精华帖(个人角度,如有偏颇,敬请指正),比如说:
“
原创]应该知道的”该贴已无实质内容,是否可以考虑撤销精华?
“
关于股权分置中的对价”该帖虽是响应金融热点,然而内容价值应该是称不上“精华”二字,是否也可以考虑撤销?
“
罗杰斯80年牛市是一句屁话!”这样一句话就值“精华”,实在让其他为论坛贡献了很多精彩资料、观点的会员们心寒,是否也可以考虑撤销精华?
(二)其次,从人气帖成长为精华帖的可能性来看。
毕竟,无人气不成精华。然而, 人气过足的也不一定能成长为精华。
查看本版的人气帖,除了刚才提到的那些精华帖以外,其他人气帖大部分是:
(1)介绍类帖子,如介绍书、网站等,有成长为精华帖的可能性。
(2)投票帖,如关于金融学最好的学校、就业意向、金融学“钱”景等,除了某位贵宾的资产定价相关投票帖获得了精华帖的殊荣以外,其余一律叫旺不叫好。
(3)其他:各家之言。
(三)再次,从回复数量来看精华帖。
精华帖的回复数量往往占据了回复榜的前列,这说明精华帖是那些能够在大多数人内心引发共鸣的帖子。然而,所谓“曲高和寡”,在观察精华的成分时,可以发现帖子的附加价值并不高,介绍类、批判类的帖子很多是整理、转载一类,原创的精彩观点较少,以“前沿课题讨论”为例,老实说,给出来的有多少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观点有多少含金量?大家扪心自问,答案不言而喻。
回复数量较高的帖子除了精华帖,还有一些投票帖,如“学校排名”、“行业选择”、“就业倾向”等便是名列前茅。不是说这些帖不应该发,不应该是它们的人气居然远远超过一些更加富有学术价值的帖子。我想,金融人的焦躁心理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从论坛建设的角度来看,如何引导才是管理的关键。
(四)最后,如何鼓励精彩帖子?
如果我能把这个问题答好,我就是版主了,可惜,心有余而力有不及啊。以上浅论,文字太多,难免掺杂了些胡言乱语,得罪了哪位,皆请见谅,呵呵。
鄙人愚见,借以抛砖引玉,希望更多有心人贡献建议。